第523章 禅者风度
“你不也是一样?苦苦寻觅几十年,刚刚与心心相印的师父畅谈了一个晚上,就挥手告别了。真可谓‘一宿觉’啊!”两人结伴走在大庾岭的险峰之颠,深谷之底:苍松映碧潭,日照光明生。微风扫白云,极目太虚清。
不一日,他俩走到了赣州。该分手了,玄策要继续北上,游匡山而渡长江;玄觉则要东行千里,回归故乡。禅者心无挂碍,喝杯茶就告别吧。于是,两人来到赣江之畔:
铜钵舀来江水,片石鼎立为灶,枯枝自有火性,烟气散后茶成。
刚刚烧开的茶水很烫嘴,玄觉就将一杯茶凉在了面前。于是,茶杯中倒映着青山绿树、蓝天白云。他指着茶水说:“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都在里边。”
玄策闻听此言,端起茶杯,将茶水倒回了浪花纷飞的赣江之中,然后问:“森罗万象,在什么地方?”
慧能自然是会者不忙,他徐徐说道:“有意也好,无意也罢,是谁在觉知,谁在分别呢?”
果然,玄觉会心地笑了。他像个孩子一般,笑得很开心。然后,他将这一场精彩的师徒法战做了一个总结:“善能分别万事万物,却不是有意识的,更非刻意而为之。就像碧潭印月,因其无心,不管阴晴圆缺,都能客观映现。”
慧能开怀大笑,道:“你已经悟到了极妙的禅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天快黑了,小住一夜再走吧。”
玄觉就在方丈安顿下来,与六祖抵足长谈了整整一个晚上。慧能与玄觉二人的禅话内容,已经无从知晓了,而“一宿觉”的典故一直流传至今。
慧能与玄觉的会面,可谓是单刀直入,箭锋相拄,长矛对快枪,针尖对麦芒。石块相击,才能迸出炽烈的火花;块云交加,方可撞出照彻天空的闪光。禅,毋需长篇大论,而是直探心源;禅者,没有必要虚与逶迤,而要直截了当。面对禅宗第六代祖师,玄觉展示了一位禅者的风度:简洁,直接,不盲从权威,不受条条框框约束。
玄觉说得巧,玄策逼拶得更妙。古人云,不破不立,不激不奋。在相互激扬下,二人心心相通,心心相印,大好禅机犹如滔滔江水,铺天盖地,滚滚而来。玄觉是大宗师,自有其高明之处。
这时,恰恰有一条硕大的鲤鱼高高越出水面,在空中划出一道银白的闪电,然后又落回了水中。玄觉大声喊叫道:“鱼,鱼,鱼!”
森罗万象映在茶水里,茶水溶入了江水中,鲤鱼在江中畅游吞吐,所以,鲤鱼即是森罗万象的显现。
可谓,心自由者人自由,性通达后皆通达。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让师。玄觉在宝林寺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他便沿着曹溪下了山。
路过曹侯村,那个卖糍粑的老婆婆热切地喊道:“师父,来,吃个糍粑,喝碗茶水,好赶路。”
玄觉脚不停步地回答说:“谢谢您,婆婆,我饱饮六祖法乳,不渴也不饿。”
“可是,有人在这里等着你呢。”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是好友玄策。依然一杖、一钵、一斗笠,一副云游僧的装束。
“玄策师兄,你在外行脚一年,刚刚回来一天,便又要出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