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州风云 > 第604章 盛赞慧能

第604章 盛赞慧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帝王到常州天宁禅寺视察,方丈眼开禅师说:“我们就以坐禅来迎接圣驾吧。”

因为僧人在禅堂坐禅之时,任何人不得打扰,包括皇帝在内。

帝王知道眼开禅师是开悟的祖师,要封他当国师。眼开禅师展颜一笑,双腿一盘,两眼一闭——圆寂了。

这就是禅,禅的智慧,禅者的态度,禅者的风采。

以慧能为创派祖师的禅宗,在盛唐时期异军突起,使得整个东方文化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各个层面、各个领域无不受其影响,受其渗透。画蕴禅意品自高,禅是诗家切玉刀。中国传统文化从诗歌到绘画,从音乐到雕塑,正是因为禅的介入,引发艺术领域火山爆发、高原崛起式的突变,从而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他,就是慧能。

慧能(公元638~713年,也称惠能),是唐代著名的佛教改革者,中国禅宗实际上的创始人,我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思想家。他出身贫寒、却在24岁时,以行者之身,成就佛道,遭人追杀,被迫隐姓埋名十几年……

是他将达摩撒下的禅的种子培育成了参天大树,并使之蔚然成林;是他实现了印度佛教中国化,玄学佛教生活化,贵族佛教平民化,都市佛教山林化,义理佛教实用化;是他对传统佛教进行了重大改革,高扬“顿悟成佛”的大旗,风行草偃,不但使禅宗其他流派尽归其宗,而且,他所创立的禅法,几乎成了汉传佛教的代名词——所谓中国佛教,其特质在禅。其后,禅宗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大师辈出,五家七宗相继建立,开创了光耀千秋的辉煌局面。

他,慧能,其历史影响之广大,思想之深邃,可与“孔、孟”相媲美,堪与“老、庄”互比肩。

白居易对禅心空灵不理解:“心中污浊不可有,清净念头也不能存留吗?”兴善寺惟宽禅师说:“金屑虽贵,入目成翳。”

慧能在思想史、文化史,古今中外的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慧能从一个樵夫,成为享誉青史的一代宗师,被西方人称作“东方耶稣”,这个独特的历史现象,很是令人回味!

种种文献记载,慧能闻听了《金刚经》中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便开悟了。

毋庸置疑,六祖慧能系天纵英才,然而,他的天赋、他的思想,与他特殊的经历密切相关。他三岁丧父,从小以打柴为生,正是苦难的历炼与大自然的启发,使得他具备了从生活中领悟禅机、由自然现象契入宇宙真理的基础。

因此,本卷透过神秘的宗教氛围,从一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人的角度来描述慧能的形象,并从中探索出慧能独特的禅学渊源。也就是说,笔者力图描绘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是怎样像释迦牟尼那样顿悟成佛的。

有人问庐山归宗寺的道全禅师:“什么是禅?”他回答:“待到雪消后,自然春到来。”

有一帝王指着桅帆叠影、舳舻相继的长江问:“这条江上有多少条船?”

镇江金山寺方丈香磬禅师伸出两根手指头:“不多不少,两条船。”

帝王追问:“一眼望去,江船何止百条、千条!怎么能说只有两条?”

“一条为名来,一条因利去。”香磬禅师说。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