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的黄昏 > 第5章

第5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王莽能够篡位成功,既有家族背景,又有个人潜质。倘若不是孤儿,也许他就只不过是个纨绔子弟,心机不会那样深,伪装得也不会那么像。为了权力,为了帝位,他的人性被异化了,对自己的好几个子女都下了毒手。这样换来的帝位,坐上去会不会有些麻?只有他自己知道。

而他所建立的新朝,只存在短短的15年就灭亡了,天下又重归汉室,再次证明了西汉统治的成功。西汉,我爱你!

新朝王莽:原来是被黄河淹死的

近来有些史学家颇喜欢做翻案文章,这样的文章做起来,又似乎谁的案都可以翻,包括赵高,包括秦桧……有没有为王莽翻案的?应该也有吧,只是孤陋寡闻的我还没有听说。而我这篇小文一出,有人定要说我在为王莽翻案。我无意翻案,我虽不是史学家,但一不太相信史书,二喜欢追究真相。一个人功是功,过是过,没必要夸大,没必要隐瞒,也没必要故意抹黑。但中国的史家,是没有几个能真正做到秉笔直书的。除了当权者的压力,其实他们自己也有中国人普遍的成王败寇的心理,落井下石的癖好。班固的《汉书》,写王莽写了三卷,笔墨比任何一个西汉的皇帝要多得多,而一味往王莽脸上抹黑的心理,在字里行间是很明显的。王莽不是个善良之辈,但远没有他写的那么凶恶,那么愚蠢。

对王莽,我也想实事求是。王莽和他的新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不是他的改制,而是黄河水灾。[奇Qisuu.com书]

平帝已死,刘婴自然该继位,但王莽只将他立为太子,个中缘由,只有傻子才看不出来。真皇帝没有,王莽又让太皇太后王政君封他为“摄皇帝”,就是代皇帝统治天下的意思。有人看出了他的野心,安众侯刘安、东郡太守翟义、三辅将军赵朋等人起兵反抗,都被他镇压下去。

当了3年“摄皇帝”后,全国各地都出怪事。齐郡出现“新”井,巴郡冒出石牛,扶风出了石头,未央殿里出现铜符帛图,内容都是:王莽是真命天子,汉高祖要把天下禅让给王莽。大臣哀章往高祖庙里塞进去一个铜匮,里面有图和书,是高祖遗命,让王莽称帝,并且开列了大臣的名单,真不知刘邦干吗要替王莽想这么周到。

一直以推让出名的王莽这会儿不再推让了。王莽去太皇太后王政君那里,讨要汉朝皇帝的玉玺。王政君这才大吃一惊,不肯把玉玺交出来。后来被逼得没法子,只好气愤地把玉玺扔到地上。

公元8年,王莽正式即位称皇帝。改国号叫新,都城仍在长安。从汉高祖开始的西汉王朝,统治了210年,终于落幕了。

虚待斋曰

帝位阴影下的家庭悲剧

王莽当上皇帝以后,猜疑心理很重,解除猜疑的惟一办法,就是杀人。首先拿为他篡位立下汗马功劳的甑丰开刀,先是降职使用,再找机会杀了他父子二人,并以此案进行牵连,将国师刘歆的儿子刘芬,还有刘琢、王奇、丰隆等数百人都杀光。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王朝中,西汉的统治是比较成功的。我们民族现在叫“汉族”,语言叫“汉语”,文字叫“汉字”,都不是巧合,恰恰应证了西汉统治的成功。西汉的灭亡是“和平演变”,没有流血,这也是很罕见的。说明西汉统治下的老百姓,还没有被逼到要造反的地步,也说明西汉政权的剥削,还不算太残酷。上层斗争呢,虽也有流血,但比起其他朝代的血雨腥风,要文明多了。这些,恐怕要归功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教化使赤裸裸的争权夺利也多少有了点绅士风度。

总之,我是比较喜欢西汉的。

我写了刘骜、刘欣、刘萁子这三个末代皇帝,却觉得他们都不算太坏。有人把刘骜看作西汉最坏的皇帝,委实冤枉,他不就是喜欢赵家二姐妹嘛,倒没有做太多祸国殃民的坏事。他把王莽提拔到高位,也是奉命行事,听妈妈的话而已。他这样一个懦弱的人,当然要依靠外戚,依靠外戚也是西汉皇帝的通病,他实在没有什么多可指责的。

至于刘欣,我倒是蛮喜欢他的。人世间的真情总是很可贵的,虽然是同性恋,也总比同性恨要好。刘欣爱董贤,爱得真,爱得深,虽然董贤在他的宠爱下做了一些坏事,但也并非是他纵容的结果。

刘欣的短命,以及他的嫡母傅太后、生母丁太后都先他而亡,还有老太婆王政君就是不死,都是王莽能够东山再起的客观条件。历史的偶然性其实是很大的,这几个人寿命的长短,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