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瞬间的火花
李剑锋做出决定,他必须就自己的辛苦付出,跟范世林要个说法。
顾家餐桌上,连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谈论的都是李剑锋。
“你和范世林必须往好了处。”赵君提示李剑锋,绝对不能跟范世林伤了和气。
见李剑锋心不在焉的样子,她提到了马杰,一个李剑锋早就知道的,在车辆段也算是公开的秘密。
马杰锻造出了范世林的仕途。
李剑锋通过观察,发现范世林在技术科像个局外人。
科里的大小工程师,哪怕是技术员,都把张群视为科长,凡事只要张群主动表态,全科便一致通过。
存在即为合理。
尽管他不想把这句话当成标杆,纵容自己的任性,但,他似乎改变了自己从未有过的,对另一半的硬性要求。
重点大学本科毕业,还获得了学士学位,寻找另一半,至少也要大学本科毕业才行。
这是同学们在茶余饭后,百无聊赖时,时常念叨的选偶标准,李剑锋当时有周倩相伴,没想过这个问题。
这是李剑锋与赵君无意中擦出火花后,导致他欲举无力,欲罢不能的主要原因。
通过技术改革这样一件小事,李剑锋难免要给范世林一个差评。他似乎弄清了,范世林在技术科孤掌难鸣的根源。
知识分子在一起,首先要看的是学历,范世林工人出身,系统内部职工大学毕业生,在技术科自然要被轻视。
“你怎么不说话呀。”赵君既然把话说出来了,就希望李剑锋能有一个明确的表示,李剑锋没有满足她。
李剑锋只身一人闯社会,面对不十分熟悉的环境,以及学识水平的差距,他首先需要选择好自己的位置。
他不能跟张群一样口无遮拦,但也不想因为胆怯,日后被范世林小瞧了。
赵君只是运输学校毕业的中专生,他们之间的学历差距,在当时,应该算是一道很难逾越的鸿沟。
顾小燕就更不值得一提了。
李剑锋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小学还没毕业,就因她长相漂亮,又是本乡本土的人,爷爷准许他父母相亲结婚时,故意抛开是母亲的俊俏,吸引了父亲的目光,改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因此,酿造出了李剑锋的帅气。
“我再多一句嘴。”赵君打开了话匣子,大有不吐不快的架势,李剑锋不禁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