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船家无言以对,只好报以苦笑。
仪征是大站,十分繁华热闹。
两个皮货商一进城,就找车马铺,打算雇车改走陆路,不料尚未走近,已遥见朝宗主仆,正在跟车铺老板讨价还价。
他们也要弃船走陆路?
老胡不禁诧异道:“怪事,他们也不想搭船了?”
船舱只有一丈七八尺宽,不足三丈长,两旁各有一长条木板,紧靠舱壁,供乘客们坐成两排。
当中加了一条长木板凳,以备乘客多时坐用,因为中途尚有人搭船。
此行乘客只有二三十人,中间的长木凳空着,放置了一些行囊,方才几个人一动手,有些行囊已被撞倒,此刻正有三两个乘客把它扶正。
经过一番打斗,船舱里变得安静了,再也没有人敢视若无人地高谈阔论着,以免祸从口出。
通常中午是不靠码头的,乘客只好以自备的干粮充饥。
姓魏地道:“那正好,他们不搭咱们搭,免得多花寃枉钱!”
两个人一商量,决定先找家客栈住下,再见机行事。
第十四章
傍晚时分,船到了仪征,靠了码头,让乘客上岸,各自找客栈休息及晚餐。船家提醒大家道:“各位天亮前一定得回来,日出就开船,过了时可是不等候的!”
这是行船的规矩,日行夜宿,常常搭船的人都知道,但是,照例的船家必须要再提醒一下。
两个皮货商最后离船,带了行囊上了岸。
船家好心好意地道:“二位只需要把贵重的物品带在身边,行囊留在船上好了,咱们有人看着,丢不了的。”
老胡却把眼皮一翻,愤声道:“哼!这条船简直是贼船,谁搭上了就倒楣,咱们宁愿走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