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这你就不懂了,这是商业机密,但现在可以告诉你。”明轩顺手拿起一本美术画册说:“比如这一套全国各美术院校毕业生的优秀作品选,它是综合性编辑的。这些学生大都是未来的艺术家,我只要将这套书回香港重新组合一下,国画、油画、雕塑、素描、工艺美术分分类,再换个中国现代青年优秀国画、油画、雕塑、素描、工艺美术作品选的名字,便可以出版一套新书了,这就是我的稿源。”
“那你不是侵犯了人家的版权。”周星质疑。
“你可以这样认为,但香港是香港,大陆是大陆,许多事情无人查也无法查,至少现在还是这样。再说,我出版的书又不在大陆发行销售,我销到东南亚和国外去不就成了。”明轩自鸣得意地说。
“你真行,给你钻了个空子。”周星无奈地赞许。
“没办法,为了赚钱,为了完成原始积累,先过渡一下唄,这办法我也不会长期用的。”明轩话题一转又说:“周星,等我的事业小有成就时,我一定邀你来香港玩玩。搞美术设计的人要多开眼界,否则会跟不上时代的。”
周翔插话:“香港不像大陆,办照方便得很,连看点在内半天时间就可以搞定。税收你就更不用担心了,政府扶持三年,这三年几乎是没有税收。税务部门每年光顾一、二次也纯属关心,只是象征性地收一点手续费而已。平时我们不用请客送礼拉关系,一切公事公办,三年后才按营业额的比例合理收费。”
陶今和周翔的介绍令黄明轩感到莫大的鼓舞,三个人一合计筹划,股份制的《艺海出版社》便成立了。很快出版社的业务和效益便小有起色。
一年后,黄明轩回大陆探亲来了,虽谈不上是荣归故里,但伤痕累累的明轩总算在那个花花世界立住了自己的脚跟。为了不伤害老母亲,他一直都将妻子和儿子的事瞒着,把痛苦埋在自己心灵的深处。
星期天,明轩突然光临周星家,童年挚友相见其乐融融。周星叫妻子准备好酒好菜,庆贺这难得的相聚。明轩让周星一家第一次享受到彩色胶卷摄影的快乐。他又送给周星一套日本进口的马克彩笔,一本当年度的高级彩色画册《香港之冠》,令周星大开眼界,有如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部世界的亮窗。明轩很自然地谈到他的《艺海出版社》,谈到香港印刷技术的新潮和进步,又拿了一些自己出版印刷的样品给周星看。
周星不解地问:“个体怎么也可以搞出版社呢?”
黄明轩的艺海出版社赚了一点钱,但终究实力不够,很快便关闭了。好在船小好掉头,聪明的明轩又迅速进入了汽车车身喷绘广告业。这时期的香港各企业、公司本着少花钱办好事的原则,纷纷在自己的车上用油画色和油漆喷绘自己的广告,车身广告喷绘业便应运而生了。这行业投资不大,买一台空气压缩机和几把喷枪便可,但对喷绘者的绘画基础和喷绘技巧要求高。再就是喷出的油漆雾粒有毒,带上两层口罩工作完后,鼻孔中也是黑的。黄明轩正好符合条件,为了发达也不怕吃苦,喷绘广告公司便风风火火的搞了起来。他给公司取了个名叫金骥广告公司。
香港的劳务费很高,请一个绘画基础好,喷绘技术又高的美工劳务费就更高。黄明轩为了发达,为了省下每一个铜板,只请了几个初级水平的工人,美工边都挨不上。他从承接业务到关键性设计、制作都亲自动手,又做老板,又做设计师,又做美工,每天工作到深夜,甚至干通宵。
明轩得意地回答:“个体当然可以办出版社!否则怎么叫每个公民都享有出版自由呢?”
周星近乎惊讶地又问:“那稿源怎么办?谁来给你投稿?销售发行又怎么办?”
明轩说:“古今中外文海茫茫,历史文化精髓不计其数,只要选些好的种类重新编撰,重新装帧设计一下不就成了,国内的大出版社何尝不是如此。你知道中国的四大名著翻印过多少次?无数次呀!赚钱就得走捷径捡现存的,推出新人新作风险大,没几个出版社愿干。”明轩故作神秘地稍停了一下又说:“还有一条路,现在不告诉你。等会我们去逛逛新华书店吧,我都好久没逛过国内的新华书店了。”
吃完饭,二人来到新华书店,书店今天算是碰上了大主顾,虽然不是批发,但也和批发差不多。明轩购书的重点是文学艺术类。别人买书每样一本即可,他买书每种都购三本以上。
周星不解地问:“明轩,每种书你买这么多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