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周星仿佛晕眩了一下,觉得身体失去了平衡,心脏急速地跳动了起来。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更不敢相信这是从市体改委派下来的共产党书记兼厂长的主意。如果说梁旺的好色属于个人生活作风问题,属于七情六欲,那眼前发生的事则是不折不扣的腐败。周星心头涌出个大大的问号,上面为什么重用这样的人呢?他的脸色渐渐变得铁青,但他又明白,作为一个普通群众,自己是奈何不了梁旺的,唯一能做的是拒绝,不与他和她同流合污。他断然从沙发上站立起来说:
“如果要我这样做,我拒绝承包!”
“这是一个肥缺,你不承包还会有别人承包的。”
“那就让别人去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什么办法呢?”
潘小莲不死心地补上一句:“周星,你完全不必忙着下决定,先冷静现实地考虑一下,过几天再回答也行。”
“别讲得这么难听,我有什么资格教你?我的本意是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给自己,给别人留有余地,要顺应当今时代的潮流,即要考虑国家、集体的利益,也要考虑自己和朋友的利益。做事不能太实也不能太虚,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把事情办成皆大欢喜利益共享的事,才是最聪明的人。”
周星从潘小莲的话中嚼出了一点味,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笑容,兴趣也上来了,便进一步问道:“你能不能更具体点说说。”
潘小莲与周星说话是无所顾忌的,即便说错了,她可以推说只是个人的看法,并非领导的意思,何况现在只是两人间的谈话,没有旁证。她说:
“我讲你做人太实是有道理的,你写了个三年计划,不折不扣地把前途叙说得那么美好,可你想过‘万一’吗?为自己留了余地吗?即便你百分之百地完成了预计的目标,你又能得到多少好处?你满意了是否领导也满意了?更重要的一点是你忘了今天的社会是商品社会,是市场经济,人人都要讲利益二字,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甚至夫妻之间都是如此。用中国的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用美国的话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周星,虽然你很有才华,但说到底你没有真正下海经过商,是个真知识份子,而不是真正的商人;因此,你对商海的许多不测风险没有预计。”
周星想申辩自己的观点,潘小莲将手一摆说:“别急,你让我把话说完。”周星只好忍着,继续听她滔滔不绝地说:
“不必了,没有考虑的余地。我父亲是个老工人,生前曾留给我一句话:‘遇事三思而行,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不想遗恨终生。”
潘小莲终于悻然而离去。当天晚上,梁旺和潘小莲做出了最后的决定,门市部的承包宁可用蠢才奴才,而决不用不听摆弄的人才。然而,蠢才一时也难物色,因为毕竟还多少要有点本事吗;既便是歪门邪道的本事,也要会玩,玩得转才行。
秦贵因违反计划生育超生,终于被梁旺工资降了二级,并记大过一次,这对工资本就不高,又有四个孩子的他,自然是个沉重的打击。他想和梁旺玩命,但没这个胆量。他在和梁旺的司机郭元胜的闲聊中,得知梁旺在厂里的土建工程中变着法子大捞油水中饱私囊,更激起了他的满腔仇恨。在秦贵眼中梁旺只是个春风得意的腐败分子,是小人得志,凭什么对别人要求严格狠下杀手。联系梁旺的生活作风和男女不正当关系问题,秦贵不顾一切地写了一封匿名告状信,寄给了上级主管局。没想到上面非但没派人来查,反将匿名信寄回厂里处理。梁旺手拿信件气得直喷气,正想将信撕毁,被潘小莲制止:
“梁厂长,千万别撕掉,得认真对对笔迹,查查是谁告的黑状。隐患不除后患无穷。”细心的潘小莲又提醒道:“匿名信中提及关于土建工程的事可找郭元胜来问问,这方面的事他最知情。
“梁厂长是很有经验的,你没想到的他全替你想到了。他说你是人才难得,应该爱惜人才培养人才,不能让你背上沉重的包袱前进。从总体上说他同意你的承包方案,同意注入二十万元资金,但上交利润的指标必须大幅度地下调。第一年不必上交利润,作为门市部运作适应期。第二年只要你上交二十万元利润。第三年也只要上交四十万元利润。这样的调整对你是相当照顾,相当有利的。”
不待潘小莲说出下文,周星便先发制人道:“这些照顾当然也是有条件的,潘科长,我没说错吧?”
“对!你真聪明,任何服务都是有偿的,‘调整’给你留下了大片利益空间,作为你,吃水不忘挖井人吗,利益当然应该共享。”
“如何共享?”周星进一步问。
“梁厂长会给你安排可靠的会计,出纳,门市部做二本账,一本对内,一本对外。利益共享的比例是三七开,你三他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