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黄昏晌晚时分,来到一处墟集,苏浙一带乃中原心脏之地,文物风俗,极是鼎盛吕明,所有墟集,多属热闹大市?这墟集的名堂豪气中带点怪味,叫做聚龙墟,葛衣人向旁人一打听,心念怦然动了,他寻思:“往常江湖上人传言,聚龙墟多江湖人物出没,特别是帮会中人,何不小住几天,反正回到镇江家中,睹物思女,也是无益!”
主意一打定,便急奔向墟上而来。这墟也委实够大,茶肆酒帘,店房马厩,一应俱全,这时正当散集当儿,人如潮涌,纷纷携带买卖交易各物,赋归附近四乡梓里。葛衣人在人群中缓缓行走,他的心中是想先找一个干净店房,安身落宿再说,待明儿再向集上打听,忽地眼中一亮,在人群中闪出一个徐娘半老女子,瞳如剪水,貌可羞花,美丽中庄丽肃穆,一看是个正派女子。
霎忽间,一个异样的念头掠上了葛衣人的脑际,他觉得这女子的面貌好熟,像在什么地方瞧过,再细看,只见她盈盈莲步,去势缓慢而实疾如飘,用的竟上乘轻移步,他不由吃了一惊。
要知葛衣人乃武林之宗,轻易他是瞧不上眼的,然而这女子的身形步法,竟可与本门的迷宗步法争一日之短长,岂不可怪,是什么来路呢?
这念头,使他忍不住看了又看,眼睁睁地看个不停。这时,那女子也似已惊觉,她既身怀绝技,自是耳聪目灵,葛衣人这番做作,她哪会不知,她也不自觉地回眸一顾,倏地,一阵惊异的颜色掠上了脸庞,她只对他微微一笑,便已俯首疾走,加速脚程。
葛衣人嗟叹良久,仍是推敲不出此事谁人所为,他的师弟长叹一声,说道:“事到如今,咱兄弟只有踏遍天涯海角,务要觅回二侄!”
葛衣人说道:“此事看来并不简单,要知小女二人年事虽稚,却尽得本门之秘,寻常一流高手。却制服她们殊非易事,何况将其掳去?”
过了一刻,他又说:“我因故人的事,一时恐怕抽身不暇,好歹等愚兄把这事办了,再作道理!”
老头忙问什么事?葛衣人乃把要押送玉箫郎君回仙灵的事说出。葛衣人也忒重义,江湖上成名人物最重然诺,何况葛衣人乃当今武林一派宗师。哪有说了不做之理。此刻虽遇家中飞来横祸,爱女生死未明,却是不欲自食其言。
他的师弟听了话,考虑良久,忽道:“师哥,你屡来中土,对中土各门派多是烂熟,且武林中朋友也多,非你难以找到二侄踪迹。对于押送史炎赴仙灵一事,不如由劣弟代劳,不知大师哥意下以为如何?”
葛衣人见说,细细一想,这样也好,当下遂应允了。这可把玉箫郎君听得心花怒放啦,这贼子心中暗喜,为的是如葛衣人亲自前往仙灵,必将自己劣迹,扫数抖出,单婵人虽介乎邪正之间,却也不容自己养子在外败坏门风,招惹江湖闲话,到那时,玉箫郎君恐有不便了。若然换了别人,那人责任只在把自己确送上目的地,想来也未必多搬弄是非,会对母亲诉说自己不是,也只能轻描淡写,语焉不详了。
这贼子聪慧过人,所料不差,异日老头把他送达仙灵,对单婵道达来意,也只轻轻抹过,单婵哪里知道自己养子在外声名狼藉,惟有薄责几句,送紫府门高手回程而已。
一年之后,玉箫郎君踪迹又在中原江湖重现,淫行放荡,罄竹难书,彭水之役,方洪力拒劲敌;采石矶上,南星元父子交兵;秋娘重逢薄情郎,险遭不测。一线天中,与方洪苦斗,卒出大海而飘海岛,以至为葛衣人所废等等后来的事,概种于此,这些作书人早已表过,兹从略。
话说紫府宫中高手,替下师兄,押送玉箫郎君远渡仙灵以后。葛衣人唐古拉铁想起爱女踪迹杳然,生死未卜,不由内心如捣,急急乘舟沿江北溯,一路留神向江湖打听踩踏,饶是费尽心机,也没有寻出其中马迹蛛丝。
这天已过两湖,接近苏浙地面,葛衣人乃舍舟步陆,行经旬日已然到达江苏境界,此处距镇江不远,而他的一双女儿,失踪之处乃在镇江,故葛衣人格外留心,行行重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