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当然是玩沙。”商贸城里面有两家小歌厅,有茶座,有游戏机室,有桌球,有啤酒机,所以过去的一般都是去玩的年轻人。
“你发现没有,X高中离商贸城也就是一千米的样子,X中也就是两站路,那些学生下课了都来这里玩,再加上自从”新大洲“开班之后,商贸城里面的年轻人就越发多了起来。
所以,我们要做就做玩的!”
我刚要说话,小二爷拦住了,接下来他用他完全领先了我们其他兄弟很大一段距离的商业头脑告诉了我一个完美的设想。
现在,说起年轻人的夜生活,大家都能想出很多的好去处,比如泡吧,比如唱K,比如玩电脑联机游戏,比如参加什么俱乐部,甚至比如流行全国的,我极为不赞同的去嗨(K粉,冰毒,麻古等等)。
吃饭主要的生意还是那些单位上的人,你看见那些人哪个去商贸城吃饭?黄老板不是几个学生撑着,真的没有搞头。你说的也是,搞饭店又累,我们都不是搞那个料.
不过呢,我想了一个法?想了几天了,只怕还是有搞头的。”说完,小二爷又不说了,这次我更本看都不看他,自己喝自己的酒。
等了半天,他看我没有反应,终于忍不住了,自己一只手搭在我的肩膀上说:
“你听沙。这个方法我们要是搞像了,我觉得生意只怕比三哥的啤酒机和老鼠的发廊那些应该是不会差好多的!”
听他这么一说,我一惊,因为这句话意味着我们也许真的可以有不错的收入了,三哥和老鼠的那两门生意,究竟赚头有多大,我心里是明白的。
但是那个年代的夜生活事相对简单的,不过比起九十年代却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发展势头最大的一个就是——蹦迪!
在二十一世纪初,蹦迪可以说的席卷了我们全省乃至其他省份的年轻人市场。那些年,一到晚上,大家约着干什么?一个方案,去迪厅。
我们也不例外,我们经常连夜开三四十分钟的车去市里的几家迪厅玩,当时我们市已经有了两家装修相当上档次的迪厅了,每次去都是人山人海,去晚了不要说位子,根本连进都不能进。
“怎么个搞法?”
小二爷还是一如既往的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反问我道:
“你觉得商贸城里面最多的是什么人?”
“流子和学生咯。”
“对!他们去商贸城是为了吃饭还是为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