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无碍智能(桥流水不流) > 第2章

第2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前锋,你问的是你在学校里半夜里喊叫的事,我师傅跟我说了,你是一个三世修行的仙体,早晚是要领仙的,现在仙家正慢慢地磨合你,你不要着急,路到桥头自然直,不用担心,等你有一天,脑子里总是现出这样那样的图像和象很多人同你在耳边说话时,你再来找我,我会告诉你如何做的。”老太婆不紧不慢地对朱前锋说开了。

“啊,我是仙体?!我不要领什么仙,那是封建迷信,我不要!”朱前锋一听,吓得手乱摇摆。

当人面对困境中,说有勇往直前的怕只有百分之十,垂头丧气的占百分之十,原地观望的也有百分之十的,剩下的百分之七十的就去求神问卜了。我现在就是那些在困境中无法自拔的百分之七十中的分子之一了,因为在我们这里,还很流行去求神问卜。也许这是一种心理安慰,也许是一种神的示谕,虽然我受过无神论的影响,我也极不赞成家里的去求神问卜,但是家命难违。在一个星期天,大清早,我开始忙碌起来,因为要做好问神的一切准备啊。

第二章仙娘说了

家里要我做的就是问仙娘。仙娘是我们本地的俗称,她们的学名就是巫婆,专业一点的说法是她们被附了体。附在她们身上的不管是黄狐蛇柳都是自吹自擂,说他们是什么七仙女、王母娘娘或者是济公活佛、弥勒菩萨,谁都知道他们是糊说,但谁又有点莫名其妙的相信,这就是世人心里。这些仙娘就称这些大仙或大佛为“师傅”。我们县里像这样的仙娘我没有统计过到底有多少,但是据我粗步的估计和听闻,二十里左右就有一个,就象摆在路边的土地屋,过一段路就再摆一个,就象路上的公里碑,兴许这是因为有一种不知来由的传说一个土地只能管十来里,仙娘也一样,她们的能力也许只能管它二十来里吧。不过我也只是猜猜,那些子虚乎有的事,谁能说得清呢。这么多仙娘,当然“道行”也各不一样,有的传说是灵验异常,有些只会胡说八道。在我们方圆百里左右,要说最灵验的就数三清里铺的李仙娘了。

李仙娘的本事,据说就是坐在那里,只要你点上香,向她的供神牌位跪拜,她就会把你的来龙去脉说得一清二楚。我是不信的,这世上从来没有神仙鬼怪,也没有玉皇大帝,要说神,只有科学才是真正的大神。但父母把一切都准备妥了,我也就去一趟,就当骑车作场锻炼。

还没到天亮,我就起床了,洗了一把脸,然后就在祖上的牌位前点三柱香,嘴里念叨:“各位列祖列宗,今天后辈龙行到三清里铺的李仙娘那里问事,请各位祖先随我一道去仙家那里,指点后辈如何尽快治好病,保佑我考上大学。”念完后,再叩首三次,然后正式启程。与我同行的还有朱前锋,他自从那次半夜惊魂后,心里一直有个阴影,他家里也执意要他去问问那个据说神通广大的仙娘,是招了哪门子邪还是得罪了哪路神仙。

三清里铺离我们有五十多里。天蒙蒙亮,我和朱前锋骑着自行车,一路屁颠屁颠地往那里赶。在我的推测中李仙娘可是大大的出名,她家里来问事的没有八百也应有几十,一定是人满为患的。而且只有大清早到,赶上头一个去问事,趁他头脑清晰,她才能说得更准。因为毕竟那么多人,一天就在那里唠叨唠叨,哪有不疲倦的呢。好在路平我们也平安,整整骑了两个半小时,才赶到李仙娘家里。她家前面一条清清的小河从左边蜿蜒而过,右边有一个小山包,后面是一座碧绿的大山,就如一座屏风,门前一棵四、五个人才能抱住的大树青翠可人。她家是一座很普通的木房子,屋前屋后很整洁,屋的正中,我们称堂屋,摆着一个神坛,坛的上方挂着一块大红布,被香熏得有些陈旧,坛旁边放着一把旧木椅,那是李仙娘的座椅。堂屋的门上垂吊着一幅帘子,可以从外面看到里面问事的人,来问事的人站在堂屋外边,等里面的人问完后,再进去一个人。

今天运气还真好,从帘子里向里面看去,李仙娘家里没有人。我和朱前锋举步踏了进去。坐在椅子上的是一个老太婆,个不高,头发灰白,满脸皱纹,如霜打的橘子,正闭目养神。

“来的是石田的龙行和高平的朱前锋么?”老太婆嘴里一张一张,慢吞吞地闭着眼睛问我们。我们猛地对视一下,心里不啻于响起一声惊雷样的震憾。在我的印象里,只有小说里的济公活佛才有这个本事,而现实中竟然真的有人能未卜先知,而且连来人的姓名与地址都这样毫无错处。

我与朱前锋不由得“叭”地拜了下去。老太婆立即睁开眼睛:“你们的事我知道了,朱前锋,你先去屋前点香,烧纸钱,作个揖,转来我再跟你说,龙行,你等朱前锋问完了后我再跟你说。”她用手指指朱前锋,就象早在很久以前就认识了他一样,朱前锋起身朝外面去,把随身带的香与纸钱给烧了。

“嗯,小伙子,问仙要诚心,你作揖也作一个全揖啊!”老太婆又闭着眼睛说开了。话刚落音,我只听得外面“通”的一声,难道朱前锋真的只作了半个揖?等他转来时,我看见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不用问,我就知道,李仙娘说的竟是毫离不差。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