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呵呵,我吗,我修馋宗的,什么法门都学啊。”龙行笑呵呵地说道。
“我有几个问题,请你多多指教。”
“怕不是指教,是考问吧。”龙行又呵呵一笑。
“不是,我是诚心请教的,当然是知之说与知之听,我想你是一个行家,一定会有解答的。”吕良转一个弯,间接承认了自己也有考问之意。
“为何我的修行进展不快呢?”
“你果然是高人啊,你是如何知道我练过的?”吕良惊异地问。
“练不与练,功夫高与不高,看的关键点总在于心静,心静眼眸自然正,如果功夫更高一点,心更静一点,眼睛看人看物不会眨过不停,我看了看你的眼神就知道了。”龙行淡淡地说道。
吕良仔细回味了一个龙行刚才讲的话,再与自己的切身经验相对应,觉得这个方法果然高明。不觉得伸出了大指连声称高。
“正如你所言,我从小醉心佛法,一心修行,所以对功夫之道略有所知,不知龙老弟对佛法了解吗?”吕良三句话本行,开口向龙行布道。
“正如你所言,也略知一二。”
“你要问的这个话题也太难答了,这个问题你自己也应会有所觉悟的。”
“我自己有一些感悟,但是旁观者清,所以我还是想听听你的看法。”
“那我可是直话直说了哟。一般来说修行没有多少进展,不出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盲修瞎炼,没有师父指点,自己蛮干,不知路在何方,哪里有歧途,所以一味走下去,当然不会有大的进展,这个一定要找到了一个明师,有些人虽然有师,但师不明,还会指点不到位,所以也会影响进程。二是不明次第。自己修行的路如何走,这个法门的终极目标与路途风景是什么不清楚,就是师父指点,但是没有具体的明路指标,所以进了哪一步自己心里没数,因而就会磕磕绊绊。三是身心影响,身体有病,心有情结,自然有所执,有执就一定有进展。第三是外界不净,这个外界包括你周边的环境还有更深一层次的就是前生所形成的的债务影响。当然就你而言,这几个方面你都有缺陷。师不是明师,路你也不清楚,身体的宿疾没好,心里的情结也深,当然进展有一点,也不会太多,就是你在山上闭关,身心也没有多少受益。”龙行侃侃而谈。
“你说的层面都对,但能不能细细地谈谈,我知道我自己在你所说的这几个方面都有问题,但是你说的还是太宽太泛。”
“看来真是有缘,我刚下山,就碰到了同道,这趟火车坐起来真值了。”吕良更加高兴起来。
“你修的是天台宗的止观法门?”龙行又淡淡地问。
“啊,是我走眼了,龙老弟是一个真正的高人啊,我以为象你这样的年青人,知道一点佛法基础就了不起了,竟然在我没说的情况下,你一眼就看出了我的修行法门,了不起啊。”吕良更加惊奇了。
“这个也没什么,学生有一股学生腔,生意人有一股生意劲,修行人自然也不免有修行人的特殊味道,修禅的常打机锋,修净土的阿弥陀佛不离口,修唯识的总在八个识中间打转,修密的总是把上师挂在嘴上,你修天台止观法门的常常眼观鼻鼻观心,正经危坐,自然也带有本门的习气啊。”龙行笑着说。
“你这个修行人的漫画相画得太像了。请问龙老弟,你修什么法门的呢?”吕良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