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力压全场 感谢胡超平兄弟的第7个玉佩
“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矣。”
那学生说完之后,抚琴的老师依旧没有任何神情的动容。
“可还有其他见解?”老师又问道。
方才此二人所说的话,基本囊括了其他人想要表达的。
前者为动,后者为静,恰是完美的解释了此琴曲中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
众人面面相觑,皆不自知,琴之意境讲求一个“缘”字,正如当年俞伯牙和钟子期,此二人萍水相逢,却可结为知音。
听懂之人,自是听懂弦外之音;不懂之人,纵然抚琴千百遍亦是不解其中真意。
此时,有考生起身回答道:“回先生,学生尚有一解,不知当讲否?”
那抚琴老师说:“既是考试,又怎么闭塞言路?尽可道来你心中所感,无需隐藏什么。”
“方听老师弹奏,移指换音与实音相间,旋律时隐时现。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那人侃侃说道,“整曲而罢,抑扬中不乏顿挫;跌宕中透着起伏,前段平静如流水,后段巍峨似高山。”
李长生听他们所说,心中字亦是苟同,却非皆然肯定。
这时。他缓缓起身来,说道:“学生还有一解。”
“说来。”
“所由一句话来此形容,可为‘极腾沸澎湃之观,具蛟龙怒吼之象’。”
那人侃侃说道,道出了他心中所想,如此理解,他之言。亦是代表了大多人的言论。
那抚琴的老师,神情不改,看不出他心中到底为何?不知满意与否?亦不知正确与否?
只听他说道:“可还有其他见解之言?”
“学生也有一言。”此时又有人站出来说道,“琴声之中,曲调悠扬,经由老师妙手丹心,可谓是发挥极致,在学生听来,沸腾中透着宁静,依学生看来,琴曲一首,所阐之意,乃为一个‘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