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有一天,清兵到了江孜扎营,史存明这队人却屯扎在三十里以外的一个山头上,夜幕降临之后,潇湘仙子照例到清兵营去,向洪珊讨取消息,只剩下史存明一个在牛皮磊帐里,点着一支牛油烛,正在那里研究离火剑图谱,冷不防一阵狂风吹来,一条怪影掀帐而进。
洪珊故意装出诚惶诚恐的样子来,说道:“将军过奖,小民哪里懂得什么高深武艺,那不过是少年时候胡乱学一些庄家把式罢了,我们跑单帮的人,一定要懂得武技,因为在沙漠草原上,马贼刀客不时出现的哩!”
海兰察听见洪珊这样一说,方才了无疑虑,说道:“王勇,你有这样身手,如果不替朝廷效力,埋没草野,未免太可惜了!本帅打算留你在身边做一名亲兵,随同征西,如果立下战功,本帅另有升赏,你愿意吗?”洪珊大喜叩头道:“小的承蒙大帅提拔,当尽犬马之报!”
海兰察吩咐他站起来,换过亲兵服色,由这天起,这位英名震动大漠的马贼首领黑狼神,就在海兰察将军身边不提。
不佞写到这里,顺便把海兰察的略历说出来,原来这一位海兰察将军,后来还是西征奏秉,戡平廓尔额的名将,海兰察本身是镶白旗人,官居统领,乾隆初年时候,还没有怎样的名望,后来跟随张广泅征伐大小金川,建立奇功,清史传说海兰察是白虎星君托世,曾经在睡梦中现出虎形,把左右同袍吓一大跳!(这不过是薛仁贵征西一类神话,齐东野语之谈罢了,荒诞不足置信)大小金川战役时,海兰察身先士卒,冲冒矢石,连破坚垒,后来乾隆帝论功行赏,爵赐一等公威勇候,并赏穿黄马褂,这是清代皇帝对臣子的一种特殊恩宠,那时候海兰察还不过三十多岁,这一次福康安平定西藏,消息传来,朝野欢腾,只有海兰察一个人独上奏章,力说福贝子这次征讨尼泊尔不但未可乐观,并且难免挫败,他主张驻屯一支精锐旗兵在青海西宁,并且把陕甘两省的军粮提前押解到西宁去,以防不虞之变,当时满朝文武大臣,不是嘲笑海兰察妃人忧天,就是怪责他说话不吉利,哪知道不旋踵问,福贝子大军开入尼泊尔,果然传来败报,乾隆旁到这时候,方才赞叹海兰察独具慧眼,果然是有先见之明!
立即下诏册封他作第一等候爵,兼征西将军副元帅,统领西宁精兵,立即开赴前线,所以清兵能够在不到三个月时间内,动员十万援军开入西藏,这完全是出于海兰察预料先机,老早有了妥善准备,不然的话,福康安大军在廓尔额前线至少还要等候半年哩!说明了来龙去脉,然后言归正传不表。
再说史存明和洪珊到玉树县城里,串演了一出骗过海兰察将军的妙计,方才由城里逃出来,返回原来营地;潇湘仙子正在引颈仁望,看见史存明无恙回来,不禁大喜问道:“明儿,成功了吗?洪珊能不能够混进清兵营里?”史存明笑道:“当然成功,洪女侠这时候已经在海兰察将军的身边啦!不过她虽然混了进去,可是满清的大营里,刁斗森严,咱们怎样设法子跟她联络?”
潇湘仙子笑道:“刁斗森严,难道就阻挡得了我吗?当日福康安的大营,不能不说是刁斗森严了,我还不是一样进出自如?你担心我进不了海兰察的中军帐?”史存明恍然大悟,说道:“有理有理,我们这一班人,可以跟随在满清征西大军的背后,一直横过西藏,沿途上由前辈混进满清的大营里,指示洪女侠怎样卧底,如何探听军情便了!”
两人果然带了黑狼神部下的马贼,跟在清兵背后,保待十里距离,清兵行走他们便行走,清兵宿营他们便宿营,每隔三天或两天晚上,潇湘仙子便用轻身功夫飞进清兵的大营里,向洪珊口里刺探清兵的一切军情秘密,进行得十分顺利。
史存明和潇湘仙子在洪珊口里,知道了海兰察的生平事迹,以及清军营里的虚实情况,虽然是略而不详,就史存明眼中看来,已经具有莫大的价值了,他们知道海兰察上阵打仗坐轿不乘马的习惯,明白了海兰察将军身边有八百名精选的“虎贲骑士”,冲锋陷阵,勇不可挡,更知道这一次海兰察征西的增援部队中,还带了一百多门攻山用的“凿子炮”,少年壮士把以上的一切牢牢记了下来,写在羊皮纸上,准备返到尼泊尔的时候,方才告诉金弓郡主不提。
海兰察这十多万增援大军的行程,十分迅速,不到半个月的工夫,已经横越西藏以北的高原,绕过圣城拉萨,渡过了雅鲁藏布江,来到雅鲁藏布江以南的河谷,史存明这支人马,始终锲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