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连败之下,张士诚与朱元璋书信,表示愿意送黄金五百两,白银三百斤以及粮食二十万石,双方讲和。老朱得理不饶人,复信历数其罪,要对方放人让他。结果,和议不了了之。
围了数日,朱元璋军队终于夺回常州。徐达善战,又顺利攻克常熟。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老张二次受元朝“招安”。
冤家易结不易解。1358年春,朱元璋派大将廖永安、俞通海、桑世荣等人大张旗鼓去“讨伐”张士诚,并派出邓愈、李文忠、胡大海等人从徽州显岭关攻取了张士诚的建德路。
张士诚大恼,复遣兵反攻常州、常熟,均失败而归。
“红军”之间,平时也互相争得你死我活,所以,张士诚打刘福通(又是从开封被赶跑出来的败寇),可称是天经地义之事。
而且,张士诚和元朝的关系也很好玩,起事当年他就受朝廷“招安”,还弄了个官做。但当元廷要他出兵去打濠州等地红巾军时,老张怕吃亏,推托不去,而是径直占了高邮当起自封的王爷来。脱脱丞相大军百万来攻,张士诚差点就被抓住碎刀凌迟。时来运转后,他改平江为隆平郡,开弘文馆,招贤纳士,提前干起“贤德”帝王的营生。
后来,张士诚受苗军杨完者部的打击和朱元璋的挤兑,他就接受元朝江浙行省右丞相达识帖木儿的“劝告”,再次投降元朝,当起大元的“太尉”来。
扯虎皮做大旗,老张在几年间据地两千余里,北逾江淮,西至濠泗,东达至海,南连江浙,俨然江南一国。
再往后,张士诚要当真王爷,元朝不答应,老张就自立为“吴王”,和元朝基本闹翻,连粮食也不往大都运送了。
东边损失西边补,这年秋天,张士诚以计杀掉元朝的苗军元帅杨完者。
朱元璋、张士诚二人的冲突,源于至元十六年(1356年)。本来降附朱元璋的“黄包军”(不是拉黄包车的,而是这些人以黄帕包头)头目陈保二忽然倒戈,逮捕朱元璋派来的将领,向张士诚投降。
当时老朱正忙于西线作战,起先还不敢与张士诚闹翻,派人送信一封,以“隗嚣称雄”的字眼奉承张士诚,希望两家“毋生边衅”。张士诚左右不少文人,他自己也读书,深恨朱元璋信中以“隗嚣”比拟自己,如此,朱元璋就是“汉光武”刘秀了。
就因这几句话,张士诚把老朱的来使扣压,不肯讲和。
于是,朱元璋派大将徐达进攻常州,张士诚派弟弟张九六来援。徐达设伏,活捉了张九六这员悍将。张士诚气沮。
不久,华云龙等将在旧馆大败张士诚另外一个弟弟张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