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广州官员对于“外国人”见得多,很快发现这些所谓的贡使连基本礼仪都不会。破绽露出,这些人不敢不说实话,就承认自己是“佛郎机人”。
广州官员索要“国书”,这些人也拿不出。朝廷闻奏后,毕竟中国一贯充大头显摆大国风范,下令地方政府好吃好喝好招待,收受“贡物”点数后,折价付银,打发这几艘船回国。同时,允许他们派几个入京汇报情况。
在明朝人自己的《大明会典》中,没有“佛郎机”这样一个藩贡国,朝廷也想弄清这些相貌古怪的家伙到底从哪儿冒出来。当然,他们被安排学习礼仪,未能立即成行。
中国对葡萄牙人不熟,他们对大明倒熟,先前已经有好几批亦商亦盗的海上商贩在明朝沿海靠岸,获利颇丰,并买回美轮美奂的中国瓷器回国,上献王室,深受嘉赏。
但是,在广东沿岸的佛郎机船队并未回国,美妙东方新世界令这些西方野蛮人眼馋了,吃的好,玩的好,用的好,这一帮家伙就沿海停停走走,自恃手上有铳炮,不时上岸唬人抢劫商旅。对此,明人著作中说他们“烹食婴儿”。吃小孩之事可能有些夸张,但掠卖人口完全是事实。他们与两广奸民海盗勾结,掠走不少当地人民为奴隶,然后海上贩卖。
但是,《明史》中《外国传》上记载的“佛郎机”,是这样写的:“佛郎机,近满剌加。正德中,据满剌加地,逐其王。”也就是说,明人和日后根据明人记述撰写明史的清初史臣,把佛郎机误认为是满剌加的邻国。
其实,佛郎机,乃葡萄牙,由此一来,明人把欧洲的国家,一下子搬到东南亚来了。为何出现如此巨大的谬误呢?
明朝人称葡萄牙人为“佛郎机”,肯定的是,此译音来源于到中国朝贡作买卖的东南亚回教徒。阿拉伯、土耳其等地泛指欧洲为“佛郎机”,即对“法兰克”(Frank)一词的转读。转来拐去,发生音变,到了中国就变成“佛郎机”了。
其实呢,法兰克人也只是公元六世纪左右征服法兰西的一个日耳曼部落名称,并非代表整个欧洲。
再进一步分析,《明史》中提到的“满剌加”,位于今日的马来半岛,控扼马六甲(满剌加)海峡,乃大明王朝一个藩属国,明清学者之所以认为“佛郎机”地近满剌加,完全出于误会。
公元1509年,葡萄牙殖民者塞克拉率六艘战舰登陆葡萄牙。两年后,十八艘葡萄牙军舰大举入侵,热兵器对冷兵器,满剌加人大败,苏丹本人也跑到了今天新加坡东南的一个小岛上躲避,而满剌加国遂为葡萄牙人占据。
葡萄牙之所以垂涎满剌加,一是为这里乃太平洋重要门户,香料贸易重要集散地;二是因为当地多矿,物产丰富。
葡萄牙乃欧洲古国之一,1143年正式成为独立王国,而后两个多世纪靠舰船起家,成为海上强国,在全球到处扩展殖民地。但它于1580年为西班牙侵并六十年,中间独立一段时间,1703年又沦为英国的附庸。直到1891年,葡萄牙才有了“第一共和国”。连列宁都说过:葡萄牙是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穷人”。至今在西欧,看门人职业大多由葡籍人提当。葡人个个一脸憨像,圆乎乎、红润润的泥土芳芬脸,加上澳门回归顺利,我们中国人对他们印象不错。殊不知,有明一代,佛郎机(葡萄牙人)乃最最穷凶极恶的一群,沿海倭寇盗患,他们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
葡萄牙人占据满剌加以后,在正德十三年(1518年),乘船到广州怀远驿,冒充满剌加朝贡使节,企图骗过中国官员,得到贸易凭证(勘合)。
但是,这些西洋人鹰鼻凹目,金发绿眼,根本不像广州官员印象中的“满剌加人”。为了掩遮狐臭和“鬼”样子,他们在打扮上把自己伪装成穆斯林,白布缠头,个个一袭长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