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出殿后,他的参谋很奇怪,问他为何没有与皇上对话。李成栋回答说:“吾是武将出身,容止声音,虽禁抑内敛,犹觉勃勃高声,恐怕回言时惊动皇上,有失人臣礼节。”
至此,从前杀人如麻、嗜血成性的李将军,一番真心剖白,真令人刮目相看。
不过,这永历帝确实有人君之威仪。永历十六年(公元1662年),他最后被吴三桂抓住关进监狱,清军、汉军各级官将出于好奇参观这位爷,都不自觉地“或拜或叩首而退”。吴三桂本人前往,永历帝问“来人为谁?”吴三桂竟然双腿打晃,伏地不能起,惊惶得色如死灰,流汗浃背。虽然其中有皇家嫡系、九五之尊的伦威所致,但他的堂皇仪表,大概也真有九五人君的样子。
为了表示对李成栋的尊宠,永历帝特敕拜李成栋大将军、大司马,并效刘邦拜韩信故事,对他封坛拜将,殊荣无比。
为报知遇信赖之恩,李成栋马上返回广州,募兵治军,准备入江西声援金声桓等人,恢复大明江山。
在此,笔者为行文方便,完整交待一下袁彭年。这位名士之子,文人习气不轻。他于崇祯甲戌年中进士,年轻即有才名。弘光帝得立,袁彭年获封礼部给事中。由于其人生性亢直,上疏揭发马士英、阮大铖罪恶,立刻被弘光帝罢官。隆武帝立,诏复原官。清军入福建,袁彭年降清。听说金、王两人江西反正,又闻何腾蛟等明将在湖南湖北连胜,家乡在湖北公安的袁彭年自然心动,与李承胤一起鼓励李成栋反清。入永历朝后,袁彭年卷入与马吉翔等人的争权夺利之中,后被永历帝冷淡,出居肇庆。清军再次攻陷广东后,袁彭年再去满清官署自首,声言当初李成栋逼自己反清。估计他的名气大,又是文人,对满清统治没有大威胁,清政府竟饶他一命。回老家后,袁彭年往游四处,以诗自鸣自诩。后来,他病死于旅途之上。袁公子性情反复,也算是明末无行文人的一个典型。
否极泰来。广东、江西、湖南、湖北等大片地区一时遍树明朝旗帜,尽复明朝衣冠,正所谓“乌纱吉服,腰金象简满堂,如汉宫春晓”。不久,靖州、沅州、梧州、金川、宝庆等地相继入明,真正“形势一派大好”。
“重新做人”之后,李成栋确有刮骨洗肠之效,忠心耿耿,一心事明。
他不仅派人把桂林永历帝父亲的陵寝整修一新,还派兵迎永历帝移跸肇庆。
时穷节见杀身成仁
在肇庆时,李成栋对永历宠臣马吉翔的熏灼权势已有所见。他回到广州,出于耿耿忠心,上疏永历帝,说:“恩威不出陛下而出旁门,小人滥进,货贿公行……社稷存亡之大,此非小事,臣不敢不言。”
马吉翔见此疏,深恨李成栋。不久,李成栋集结兵马准备北上南雄进入江西抗清。他临行前,想入肇庆与永历帝辞别。
马吉翔闻讯,连忙于宫中造谣,说李成栋想仿效董卓和朱温,要趁入见时解散皇帝亲兵,以他的旧部替代,把皇上当傀儡。
由于李成栋昔日疯狂屠杀明军的表现仍历历在目,永历帝不能不疑。
——李成栋的最后岁月
鉴于刘承胤挟帝自重的前鉴,瞿式耜上书请永历帝到桂林。不过,瞿式耜这份担心纯属多余,李成栋对永历帝确实一份纯诚之心。他在肇庆修治宫殿,重建官署,修复城防,填充仪卫,使得“朝廷始有章纪”。
1648年11月,永历帝驾临肇庆。
李成栋“贼”军出身,复与高杰被明军招安,接着又降清军。先前,他只见过隆武帝的尸身和那个登基仅一个多月即被擒的绍武帝。现在,他奉永历为正朔,还真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面见明朝新君。进见之前,他向一帮儒臣宾客练习面君时的进退礼节和应对之语。
待陛见之时,永历帝温颜接之,和声赐坐,慰问再三。李成栋只是跪伏在地上浑身乱颤,没有一句答言,最后叩头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