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邬月道:“斗战胜佛所说也非没有道理,当今娑婆世界之中,但凡道家之众,皆以太上老君李耳为鼻祖,由此足见李耳定然不知。”
悟空听了,冷笑道:“只怕那个李耳吃了昧心食,就是知道也不向外说,他落得个道家鼻祖的名声岂不是好,这样方能得到太上老君的称号,这等名声不要,他李耳岂不是傻?”
邬月道:“斗战胜佛这样说,自有道理,不过,退一步想,若是这李耳如斗战胜佛所言是个吃昧心食的家伙,他又何必把他的谱儿唤作‘道德经’?单从这名称来看,这李耳显然是取了滋德润道谱中至关重要的两个字。这是其一。再一个说了,由文中所载来看,此师兄弟四人离师之后,便各奔前程,知道他们为师兄弟的只怕不多,再到后来,菲木道人既然兄弟相残,他定然守口如瓶,乃至知情之人必将一个不留,否则岂不坏了他身为玉帝的声誉?天下人若知了,他又如何能统得仙界?就是芳木道人,虽为大师兄,毕竟他自身难保,只得躲在西方欲海之内,他那时找不得帮手,且又苦于没有证据,又岂能随意泄露出这个天大的秘密来?那日,我七人见了此文之后,便发下毒誓,不得把此文内容泄漏出去。由此推算李耳不知此中真相的可能性极大。”
悟空道:“最好如此,他日老孙定要再到兜率宫中走一走,再去会一会那个李耳,探一探他的口风,也不教这清木道人埋没了名声。哼!”
说罢悟空突道:“赌棍佛,不对,你等既是发了毒誓,为何今日又向俺老孙说出这个天大的秘密来,你有何居心?”
此地玄阴,赤阳入之。散体之时,长兄得见。泪洒衣襟,涕泣连连。又惧翻天,损天坏地。当年师训,葺天缮地。临终之际,与兄谋划。四方上下,六面齐攻。向天歌吼,音足破体。阴阳相辅,终断其源。翻天必绝,不负师恩。
兄弟之情,及终相残。千古丑闻,不欲扬外。或有得之,定当守之。若负此托,天诛地灭。
清木绝题
三
悟空观毕,心惊不已。
邬月听了,勃然变色,挺身而起,怒道:“你这泼猴,今儿个若不是说故事挤到这个份上,我又岂能让你知道?!再者说了,我只在这净琉璃世界之中,是你找上门来的,现今也只有你我与六弟三个,且六弟本也是一个立誓之人,我等三个,也只算得上两个人的私语,我若不去大众之中,或是到那娑婆世界中去传播,便算不得破了誓言,还有当年立誓之时是个什么时候?是哪一个执掌仙界?而今又是哪一个执掌?当今玉皇大帝若是知了这其中事情只怕欢喜还来不及呢,好歹也叫他知道了他道家根底。”
悟空道:“好一个‘芳菲清雅,惠及天下’,这四人的师傅是何等样人,竟有此等修为。”
邬月道:“此四人师傅,至今我也不知。不过单就此人传与他四个弟子的书谱来看,实是无人可以比拟。别的我们尚且不说,单就清木道人的滋德润道谱来看,便可窥得一斑。”
悟空道:“赌棍佛所言不虚,清木道人把滋德润道谱传于了那个童子李耳,李耳想就就是当今娑婆世界的的太上老君了,否则哪有那么巧,那太上老君著得‘道德经’?”
邬月道:“这么些年来,我也一直这样认为。由文中看来,清木道人把滋德润道谱传于李耳之时,怕李耳受到牵连,故而不告诉他自己的名讳。清木道人既想得此节,定然也想得,若是此谱露面,不也要受到杀身之祸么?到那时,凭他李耳是何等聪明,也绝难逃出菲木道人的杀戮。滋德润道谱还不是照样要落入菲木道人之手,一翻心血岂不白费了?”
悟空道:“赌棍佛所言甚是,以清木道人的聪明定会想到此一节,故而授书之时,定然改了名字,或是叮嘱李耳定决不可以‘滋德润道’之名让此书露面。可怜那李耳只怕至今不知其师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