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萧探花出海
皇帝赵煦语气平静道。
“那官家查到我的身份了吗?”
至于萧业,就做榜眼吧。
萧榜眼?
大宋进士登科第一位魁首,即状元,第二、第三并列,为榜眼。
至于探花郎。
一届进士之中最为年轻英俊那位,要在琼林宴上,为其他人摘花并且戴上。
果然字如其人,杀气真重。
“萧都知主张出海贸易,免农税,以茶叶、丝绸、瓷器、酒等物与西夏、吐蕃、大辽交易牛羊马匹,或许可行,但有些冒进了。”
宰相章惇看完萧业的开边论后评价道。
“是吗?”
赵煦扫了一眼,目光落在西域都护府,海上都护府这些字上,心中顿时了然。
故而被称为探花。
那必须是我了。
萧业为每个爱美的大宋进士折下一朵琼花戴上,在大宋,老少爷们都爱在头上戴朵花,谓之名士风流。
他入乡随俗,也戴了一朵琼花,离开酒席,来到高台上,大逆不道的走到皇帝赵煦身旁,与皇帝并肩而立。
“文举以什么身份与朕并立?”
都护府是汉唐的行政中心,由武人担任都护使,大权独揽,很显然,这触及到了大宋文官们敏感的那条线。
武人掌权,天下大乱。
但文人掌权,国失威严。
“现在是早了些。”
皇帝赵煦没再说什么,变法势在必行,但需要一步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