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2.“死亡因素”不具备传播疾病的能力。
3.动物把“死亡因素”吸入肺部,再进入到血管,引起血液凝固。
4.血液凝固是致死的原因,数秒钟之内便能破坏全身血液的循环。
5.抗凝素不可以制止死亡。
6.尸体内发现不到其它生理上的变化。
其实,他起初不相信一个人全身的五夸脱血液能在这样短时间内凝结wωw奇Qisuu書com网;他也想过是不是脑部先形成血块夺去生命?但从扫描器得出的结果,使他完全否定了。
这是他的一个严重错误!
如果能够避免血液凝结,生物是否能生存下去?
波顿取出几只老鼠,给它们注射不同分量的血液抗凝素,然后接通致命气体。第一只五秒钟内死去,最后一只也只捱了三分钟。
波顿有点泄气。抗凝素可以延迟死亡,但不能制止死亡,看来这条路是行不通的。他把死老鼠放在一边,开始解剖最初死去的挪威鼠和恒猴。
波顿望着手中的清单摇摇头。抗凝素没有效用!嗯——但事实上一定有某些东西能制止血液凝固的!他知道一定有!
因为有两个人毕竟活下来了!
第十六章酸血
荷路从电脑拿到两个病人的检验结果。有关婴儿的报告是:
化验对象———婴孩——
这里,波顿再犯下一个严重错误。他没有解剖注射了抗凝素的老鼠!
解剖无疑是做得精细的。波顿把老鼠和恒猴的内脏取出,切了样片放在电子显微镜下检视。从表面看,动物都死于血凝固;大动脉、心、肝、脾、肺、肾都变硬了。不过,纤维组织却没有受到破坏。
这些切片,染色等烦琐工作使波顿忙了十个小时。
工作告一段落后,他坐下来整理出他的实验结果:
1.“死亡因素”大约两微米大,并非是气体或分子,也不是蛋白质和病毒。它的大小跟细胞相似,本身可能便是某种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