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孤可为她让座
早已料到是此结果,曹丕面上没什么太大波澜,只有礼有节道:“诺,儿臣遵命。”
“来人,赏赐三公子曹植——倚天剑!”曹操大掌一挥。
此话一出,众人脸色各有阴晴。为何这么说。
曹操这一生有两把佩剑,一把名为“青釭剑”,据说长坂坡一战失利被赵云夺去;另一把自是此“倚天剑”,失了青釭剑后,曹操格外珍惜剩下的倚天剑。倚天剑锋锐无比,《大言赋》中曾言“拔长剑兮倚长天”,“倚天剑”便是如此得名。可见若非宝剑,也不会为后世所传载。剑,又往往代表着军事大权。曹操赐剑此举,是何用意都不必明说,众人心里都清楚。
曹操还是更看重曹植。终究还是曹植占得上风,曹植离世子大位又近了一步。
我欲躬衔汝,口噤不能开。
我欲负之,毛衣摧颓,
五里一顾,六里徘徊。
不比曹植的长篇美论,曹丕所作简洁而抒志。
若真要比较评价一番,自然当属曹植的诗赋更为出彩。曹丕的此诗,换了旁人也能作得出来,美感不足,新意更是亏乏。
这时,突闻一声大喝:“且慢!”
谁会这么大胆没规矩,公然喝止住曹操。众人还未来得及消化曹操赐剑后的心情,又为此人所震惊。震惊的同时,不免为她捏把大汗。
循声望去,再定睛一看。亲兵皆为她让开一条道,一名蒙面女子出现在所有人的视线之中。
还能有谁这么不怕死?除了咱们的向夏天。
“长公子的诗浓情厚意,使臣触动情肠,亦堪精妙。”部分拥护曹丕的老臣站出来说话。
支持曹植的友党,也不好做得太难看。时不时也出几声赞叹,“可矣!长公子的才华也委实不虚,臣下敬服。”
这种夸赞人的话一听便是客套,对曹丕的评价未免比曹植差了好几个档次。
当众人都在等待曹操开口时,他却陷入了沉默。良久后,他才幽幽开口:“行为臣,当尽忠......”
众人摸不清他在想些什么,紧接着他站起身,居高临下地望着两个儿子,“子桓所作之诗,孤也满意。看来最近的功课,你倒还算用心。只是,比起子建的诗赋,还是差了许多。回去再加吧劲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