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这颗炸弹当场炸得我人仰马翻。我给可爱甜美小编辑的回应是:“呃,你知道的,我不介意出版社把《别爱那么多》收回来改一改,重出一次……”
当场一颗核子弹差点爆到我的头顶上来。
已经出书的是来不及改了,目前还在编辑台上的书倒是来得及更动。
可是,想了一下,我还是决定在后记中向读友们坦诚自己的错,不对本书做任何更动(否则阿牛哥哥配他的仙恩就实在太老了)。
我相信,如果我没有在这里自己招认,多数读友们应该都不会注意到啦!只是,想我凌某人是如此光明磊落、心胸坦荡、诚实以对的好作者……
我常想,或许我们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曾在别人生命里扮演极重要的角色,而我们自己却从来不晓得呢!这不是很有趣吗?
之前曾接受记者采访,谈起这个系列的起源。(我和记者聊得颇为深入,无奈后来注销来的成果并非如此,有些遗憾。)
一开始,我只想写《别爱那么多》而已,动笔的契机,除了是之前提过的好友“池净”这个人之外,也因为一些新闻事件。
我住的地方,后面是一条平坦大道,在飙车族间出了名。每到周末,公路上呼呼啸啸的,十几骑机车飞驰而过。电视新闻上,常可看见这些飙车少年的“快意恩仇录”。他们可以只因为别人多瞄了一眼,就抡刀去追猎,即使砍死了人心里都不觉得如何。
我相信,这些事在做的那个当下,自己是觉得很英雄、很睥睨群伦,但,你永远不晓得,在你十六、七岁那年的“风光”,会在三十岁之后形成多么深的遗憾。
好啦好啦!实情是,编辑用很阴森的口吻警告我,看是要自己罪告天下,还是由她们动手,呜呜。
所以我还是把它拿出来提一提,顺便为我当初那根抽筋的手指道歉。
是的,不要怀疑,就在你们看到这篇后记的同时,凌某人已经变成九指神丐了……
这算不算是一种“职业伤害”?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手机电子书,请登陆奇书网--Www.Qisuu.Com
像裴海和锺衡一样。
所以,如果凌淑芬的读友中,有人自己在飙车的,或者有人认识飙车朋友的,帮我跟他们说一下——凡事适可而止,尽兴即可,不要逞一时快意,真的!
对了,要跟各位读友道声歉了——因为我的不严谨。
事情是这样的,本书和《别爱那么多》的关联较深。我在写《别》书时,就已经想好了本书的剧情。两个男主角互为同学,都是在三十岁那年和女主角相恋,在三十五岁那年有了结尾。结果,写《别》书时,不知道哪根手指抽筋,行文里居然有个“七年前,他以二十六岁之龄在法国初露头角”的句子——其实应该是“四年前”啦,呜……
因为当时是系列的第一本,编辑台上当然不知道我的盘算,自然不以为意,而我自己也没发现,直到交出这次的稿子,编辑在校对的过程中,才赫然发现同一个时期里,本书三十五岁的锺衡,和《别爱那么多》里的同学裴海,竟然有了三岁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