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史记官
无念对老禅师双手合十,低头退出屋门,自此后再未发过一言,日日在房中与青灯古佛相伴,修习佛法,不问世事,乌飞兔走,岁月如梭,一晃六十年已过,无念也由一黄口小儿变为一暮年老僧,佛法虽然精深,却始终不能得证佛果,领悟菩提真谛,苦恼不已。
而老禅师已是一百三十余岁高龄,风烛残年,人之将死,他将无念叫到身旁,说道:“你修闭口禅已有六十载,可有所收获?”
无念摇了摇头,面带愧色。
“那不如去尘世中历练一番吧,或有所斩获。”老禅师又说道:“闭口禅极其难修,全在一个悟字,悟的破,便登极乐,悟不破,便身死化泥,你天资聪慧,颇具慧根,假以时日,必能成佛。”
无念点了点头,跪下朝着老禅师拜了三拜,以谢师恩,三日后,老禅师圆寂,无念便下山云游,以望有所领悟。
梁末时期,天下大乱,狼烟四起,生灵涂炭,这一日,郊外古道上,有一老僧踽踽独行,他望着道路两旁的累累白骨,不禁长叹,哀苍生之多难。
老僧名为无念,自幼在雷严寺中修行,小时颇具慧根,深得寺中老禅师器重,收之为徒,授以佛谛。
七岁那年,师傅问他,修佛必要修禅,禅有五种,分为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你欲修哪种?
无念一言却让老禅师怔住了,“我欲修闭口禅。”
老禅师拂袖怒然道:“修佛之人最忌妄言,那闭口禅在五禅之外,最为难修,须得莫大的定力方能修成,岂是你一个黄口小儿所能修的。”
然下山三载,见识了人间疾苦,众生多难,也帮助了不少人,种下了颇多善果,却始终悟不透,不得佛法真谛,反倒心中渐起波澜,对苍生起怜悯之情,对天道不仁生嗔恨之意,如此下去,怕是不仅不会证得菩提,反倒会因心中嗔恨而堕入魔道,一生修行灰飞烟灭,自己当如何是好?无念修行半世,一时竟迷惘了。
无念望着路边皑皑白骨长叹一口气,继续前行,走了约有半个时辰,忽听身后传来马蹄声响,回头一看,乃是一伙贼匪,个个似凶神恶煞一般,手持刀剑从无念身旁掠过,策马向前奔去,险些将无念撞倒。
而前方,是一村子,无念心道不好,这伙匪徒来势汹汹,怕是要对村子不利,匆忙向前赶去,待气喘吁吁来到村前,却为时已晚,只听村中传来阵阵凄惨叫声,顷刻之间,整个村子被屠戮一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犹如人间炼狱。
“为师再问你一次,你欲修何禅?”
“弟子欲修闭口禅。”
“哦?为何?”老禅师望着无念,问道。
“修佛之人,须得五蕴皆空,放下一切,方可成佛,若不言不语,不寻不问,心无他物,心中便不会有波澜,亦不会有七情六欲,五蕴六尘,一心修佛,便可成佛。”
老禅师听罢,惊诧于此言竟自一黄口小儿嘴中说出,心道无念果真是一有佛缘之人,不禁对他又多了几分喜爱,愠色散尽,转怒为喜,说道:“罢了,便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