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楞严经修学法要 > 第4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第4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里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能见是谁?第二个、能爱是谁?提出两个问题,我们看阿难尊者怎么回答:

回答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心中爱乐的过程是有二个:第一个用心,第二个用眼睛。怎么说呢?我首先用眼睛去观察如来三十二相,然后再用内心去产生爱乐,所以我才愿意舍弃世间的恩爱,而发心出家。为什么出家呢?我希望透过出家来舍离生死轮回的痛苦。

这个地方阿难尊者的回答,当然是有问题的。比方说,他说眼睛能够见,这个地方是错误的。眼睛是一个色法,它没有明了性。

实质上是这样子:我们的心啊,了别外境主要是前六识,这当中前五识是明了,第六意识分别。比方说:我现在看到这个花,我非常欢喜,我心就住在这个花。那么我为什么见到这个花呢?

第一个、眼识去取这个相状:这一部分没有错。前五识是把我们过去业力所变现的影像,把它取到你内心来受用,所以这个前五识这叫做受。福报大的人他的内心经常是快乐的,去到哪里,他看到的东西都是如意的,善业强嘛。当然福报薄的人,他看到什么事的都是苦恼的,因为他过去罪业。这个叫做循业发现,这一部分没有错。你的眼根所见、耳朵听到什么声音,这一部分,都是过去的业力所变现的,这一部分没有必要改变,其实你也没办法改变。

第二个、问题在第六意识:当你取到相状以后,你开始分别,就开始产生颠倒想,问题出在这里。佛陀所问的关键在这个其实是:谁为爱乐?关键在第六意识的爱乐。那个颠倒的分别,佛陀是要把那个病根抓出来。医生要用药之前先抓病根嘛。你说你鼻子过敏,问题不在鼻子,肺部有湿气嘛。把病根抓出来,你在鼻子上对治。那么这个我们对境产生的这个影像,这个是过去善业、恶业所显现的,这一部分没有错。第六意识的爱乐、攀缘出了状况,先把这个病根抓出来,这一段是讲这个意思。

己二、喻明调伏

佛陀讲到调伏妄想的时候,先讲出一个譬喻,看佛陀讲出什么譬喻,看经文就清楚了:

徵问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

这里,佛陀就讲出一个譬喻说:正如你所说的,你当初爱乐我三十二相的过程,的确是依止你的心跟你的目(佛陀所说的目是指前五识)。依止前五识来取这个相,由第六意识来加以攀缘分别,那么你假设不知道心目所在,你就不能调伏第六意识所产生的烦恼,这个攀缘心在哪里你都不知道,你怎么调伏它呢?

譬喻

【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

佛陀讲出一个譬喻:譬如说一个国王,他有很多的珍宝,但是可惜这个盗贼侵入,把他的珍宝夺去了。这国王受不了,发兵讨除,带着军队讨除盗贼。那么在讨除盗贼,在对治烦恼之前,你要弄清楚啊,这个贼在哪里?

国王就比喻我们的真如本性,我们这一念心性本来具足常乐我净四种功德。我们心性本来是恒常不变,乐者,安乐寂静;我者,自在无碍;净者,离相清净。我们本来是常乐我净,但是怎么会弄到现在这个样子,苦苦恼恼呢?问题出在哪里呢?先把这个病根找出来。

我们本来的面目是常乐我净,弄到现在是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个现在的面目跟本来的面目这个落差这么大,这个是谁造成的呢?事出必有因嘛,要把问题找出来。所以说是兵要当知贼所在!

你要去改变你的生命,从痛苦中转成安乐,你要知道是谁让你痛苦,要先找出来!

合法

【使汝流转,心目为咎!】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