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古代汉语 > 第204章

第204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二)灭亡。跟"存"相对。左传僖公三十年:"然郑~,子亦有不利焉。"战国策魏策四:"且秦灭韩~魏。"

(三)死。跟"存"相对。论语雍也:"~之!命矣夫!"

(四)读wú。通"无"。论语雍也,"今也则~。"又颜渊:"人皆有兄弟,我独~。"

22.【逐】

(一)追赶,追捕,追回来。尚书费誓:"臣妾逋逃,无敢越~。"(越逐:指越过军垒去追捕。)易经睽(kuí)卦:"丧马勿~。"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之。"用於抽象意义,表示追求。韩非子难一:"以有尽~无已。"

19.【袭】

(一)衣一套叫一袭。汉书昭帝纪:"赐衣被一~。"

(二)重叠。楚辞怀沙:"重仁~义兮。"引申为重复,因袭,沿用。史记秦始皇本纪:"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后汉书宦者传论:"汉兴,仍~秦制。"又为继承[封爵,职位]。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汉高祖之起,曹参以功封平阳侯,世~爵土。"

(三)乘人不备而进攻。左传隐公元年:"缮甲兵,具卒乘,将~郑。"又僖公三十二年:"劳师以~远。"[辨]侵,袭,伐。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伐"是正式的战争,所以有钟鼓,而且进攻的国家总要找一些"声讨"的理由,如"包茅不入"、"无礼"、"贰於楚"等(参看第六单元"伐"字条)。"侵"就不需要任何理由,只是"不宣而战"。"侵"与"伐"是不同的,所以左传僖公四年说:"侵蔡,遂伐楚。""袭"比"侵"更富於秘密性质,只是偷偷地进攻,所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说:"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20.【奔】

(二)追击。左传庄公十年:"遂~齐师。"又成公二年:"齐师败绩,~之。"

注意:(一)(二)两个义项都不能解作"驱逐"。因为(一)像逐马、逐鹿,都是追回来的意思,并非把它赶走;(二)像逐齐师,更不是把敌军赶走,追击是为了杀伤和擒获。

(一)跑。庄子田子方:"夫子~逸绝尘。"特指战败逃跑。论语雍也:"~而殿。"(殿:在后面。)

(二)逃亡[到外国]。左传庄公八年:"[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出~莒。"(莒jǔ:国名。)又僖公四年:"重耳~蒲,夷吾~屈。"(重耳,夷吾:都是晋献公的儿子。蒲,屈:都是地名。)引申为逃走[到某地]。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得间~真州。"(得间jiàn:找机会。)

(三)男女相悦,不依旧礼教的规定而自相结合。诗经王风大车:"岂不尔思,畏子不~。"周礼地官媒氏:"~者不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相如。"

21.【亡】

(一)逃跑。左传宣公二年:"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也。"孟子梁惠王下:"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也。"特指出奔,逃到外国去。左传宣公二年:"~不越竟。"引申为失掉(让它跑掉)。战国策楚策四:"~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