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二)放纵,安逸,安乐。孟子滕文公上:"~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战国策楚策四:"专淫~侈靡,不顾国政。"这个意义也可写作"佚"。左传隐公三年:"骄奢淫~,所自邪也。"
198.【逼】
侵逼,逼近。孟子滕文公上:"禽兽~人。"左传僖公五年:"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乎?"注意:"逼"后代多写作"逼"。
199.【决】
(一)打开缺口,导引水流。孟子滕文公上:"~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又告子上:"~诸东方则东流。"引申为洪水把堤岸冲开。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所犯,伤人必多。"
(一)向前走,推进。跟"退"相对。论语雍也:"非敢后也,马不~也。"左传僖公四年:"师~,次于陉。"引申为到朝廷去做官。孟子公孙丑上:"治亦~,乱亦~。"又为使到朝廷里来,任用。孟子梁惠王下:"国君~贤。"又为向在上者推荐。司马迁报任安书:"今少卿乃教以推贤~士。"
(二)献纳。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身所奉饮而~食者以十数。"
[辨]进,入。"进"与"入"在古代不是同义词。"进"的反面是"退","入"的反面是"出"。现代汉语所谓"进去"、"进来",古人只说"入",不说"进"。例如"入门",在古代不能说成"进门"。
195.【退】
(一)向后走,后退。跟"进"相对。易经乾卦:"知进而不知~。"引申为撤退。左传僖公四年:"师~,次于召陵。"又指从朝廷、从父亲、从老师处回来。诗经召南羔羊:"~食自公。"(退食:退朝而食于家。自公:自公门而出。)孟子告子上:"吾~而寒之者至矣。"论语季氏:"鲤~而学诗。"(鲤:孔鲤。孔子之子。)又为政:"~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再引申为不在朝廷任职。孟子公孙丑上:"治则进,乱则~。"楚辞离骚:"~将复修吾初服。"范仲淹岳阳楼记:"是进亦忧,~亦忧。"
(二)不与人竞争。礼记曲礼上:"是以君子恭敬撙节~让以明礼。"史记外戚世家:"由此为~让君子。"引申为退缩。论语先进:"求也~,故进之。"
196.【逾】
越过。诗经郑风将仲子:"无~我墙。""逾"又用於比喻或抽象的意义。论语子张:"大德不~闲。"孟子梁惠王下:"将使卑~尊,疏~戚。"注意:"逾"也可以写作"逾"。
197.【逸】
(一)逃走。左传桓公八年:"随侯~。"扬雄解嘲:"往者周网解结,群鹿争~。"引申为奔跑得很快。左传成公二年:"马~不能止。"引申为隐遁。论语微子:"~民伯夷、叔齐。"又尧曰:"举~民。"又为散失,如说"~文","~周书"。在这个意义上又可写作"轶",如"~闻","~事"。也可作"佚"。又为超出常格,卓越(后起义)。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清新庾开府,俊~鲍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