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古代汉语 > 第268章

第268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磨刀石。诗经大雅公刘:"取~取锻。"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泰山若~。"引申为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则束载~兵秣马矣。"又哀公十六年:"胜自~剑。"(胜:指白公胜。)枚乘上书谏吴王:"磨砻底~,不见其损,有时而尽。"这个意义又写作砺。尚书禹贡:"砺砥砮丹。"(砮:石可为矢镞者。丹:丹砂。)用於抽象意义,表示磨练,激厉。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参之谷梁氏以~其气。"

(二)凶恶[的灾祸]。诗经大雅瞻卬:"降此大~。"又:"维~之阶。"特指一种恶疾,癞(大麻疯)。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漆身为~,被发为狂。"按: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癞",读lài。也写作"疠"。引申为外形凶恶的怪物,恶鬼。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被发及地。"又为形容词。左传昭公元年:"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鬼也?"又:"其何~之有?"

(三)一种曼延迅速而猛烈的病,瘟疫。这个意义也写作"疠"。周礼天官疾医:"四时皆有疠疾。"左传昭公元年:"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引申为猛烈,剧烈。庄子齐物论:"~风济。"(济:停止。)又为严厉,严肃。论语述而:"子温而~,威而不猛。"(子:指孔子。)世说新语汰侈:"声色甚~。"又为厉害,甚。萧统文选序:"变其本而加~。"

831.【胁】(胁)

(一)从腋下到肋骨尽处的部分。扬雄解嘲:"折~拉髂。"(拉là:折,扳断。髂kà:腰骨。)

枕头。战国策齐策四:"君姑高~为乐矣。"又用作动词,读zhèn。论语述而:"曲肱而~之。"晋书刘琨传:"吾~戈待旦,志枭逆虏。"李华吊古战场文:"~骸遍野。"引申为临,指临水、临山等。汉书严助传:"北~大江。"杜甫滕王亭子诗:"君王台榭~巴山。"王勃滕王阁序:"台隍~夷夏之交。"[~藉]横七竖八地躺着(以人体为枕席)。苏轼前赤壁赋:"相与~藉乎舟中。"

828.【藉】

(一)读jiè。草垫子。易经大过卦:"~用白茅。"又为垫。柳宗元捕蛇者说:"往往而死者相~也。"苏轼前赤壁赋:"相与枕~乎舟中。"引申为坐卧其上。刘伶酒德颂:"枕麴~糟。"孙绰游天台山赋:"~萋萋之纤草。"

(二)读jiè。凭借,依托。商君书开塞:"~刑以去刑。"

(三)读jiè。假使。史记陈涉世家:"~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十六七:十之六七。)

(四)读jí。旧读入声。践踏。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太后怒,不食,曰:'今我在也,而人皆~吾弟。'"[狼~]杂乱的样子。苏轼前赤壁赋:"杯盘狼~。"

829.【凌】

犯,越。又写作淩。楚辞九歌国殇:"~余阵兮躐余行。"引申为乘。楚辞九章哀郢:"淩阳侯之泛滥兮。"王勃滕王阁序:"抚淩云而自惜。"又为登。杜甫望岳诗:"会当~绝顶,一览众山小。"又为凌驾,压倒。曹植白马篇诗:"左顾~鲜卑。"左思咏史诗:"骄奢~王公。"王勃滕王阁序:"气淩彭泽之樽。"[~厉]振奋的样子。陶潜咏荆轲诗:"~厉越万里。"[~晨]侵晨,拂晓,清早。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诗:"~晨过骊山。"

[辨]凌,淩,陵。凌的本义是冰。诗经豳风七月:"三之日纳于凌阴。"(这个意义后来不常用,所以未列入常用词。)淩的本义是水名。陵的本义是大山。按本义说,这三个字的差别是很大的。但是,由於同音的缘故,在犯、越等意义上,凌、淩、陵常常通用。

830.【厉】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