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蠢牛!你他娘的这样问路,早晚会碰上鬼的,以后你别想再先行探道,你就走在后.面跟来吧。”
他扭头哼了一声,也不悦地问:“老兄,休埋怨什么?
小食店靠窗一桌那位驼子,是不是跟下来了?”
后面半里地,一个驼背中年人,正以不徐不疾的脚程远远地钉住了他们。
神鞭太岁怪眼一翻,哼了一声说:“路又不是你的,难道不许别人走?再说,一个驼于……咦!驼子,你看象不象……象……嘿嘿他娘的象什么……”
“大爷问你,去杨家寨该走哪条路?”
乡巴佬向西一指,说:“出驿西一直走……”
“去你娘的!没头没尾,一直走,走上西天去不成?你昏了头?”
“小的是说,西面那条路一直走,不用拐弯走岔路,三里路便是杨家寨。”乡巴佬定下神说。
“知道了。回去。”
“象威震江湖的驼龙吴海。”另一名中年人接口。
神鞭太岁一掌拍在自己的脑袋瓜上,说:“对,对,象驼龙吴海,他穿的那身黑直掇,走起路来向前‘冲一冲地,对,好象真是他。”
“别管他,咱们走咱们的阳关道,他走他的独木桥。咱们没惹他,他岂奈我何。再说,咱们也不怕他。”
三人不再转首回顾,继续向前走。凡是口里说不怕的人,心中必定已有所畏惧,并无多大自信;进入一座树林,神鞭太岁回头一看;讶然道:“唉!老驼子怎么不见了?”
食罢,‘他会了帐,抄起竹节鞭,拿着放在凳下的小包裹,走向镇西。
接着,靠窗一付座头有食客会帐,两个青衣中年人,跟在他的身后,同向镇西走。
明港务是信阳州最北端的一座大镇,地当往来要冲,南下信阳州是九十里,旅客在此地落脚,因此市面相当繁荣。
他所经处,吸引了不少目光,那根竹节钢鞭够唬人。
出镇西不久,两名中年人赶上来了,为首的人不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