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感性的东西变成非感性的东西,变成精神的主体性①,这种精神的主体性在它的外在显现里并不丧失其为绝对,而是正是通过它的实际存在才获得自己实际就在目前的确实性。所以真实的神并不只是由想象造成的理想,而是把自己纳入有限的外在的偶然的存在中而仍然知道它自己在这里面是神性的主体,它本身还是无限的,而且使这无限成为自觉的。因此,实在的主体就是神的显现,所以艺术只有在现阶段才获得更高的权利,运用人的形象和一般外在状态去表现绝对,不过艺术的这个新任务只能在于表现内心生活返省它本身,亦即在主体中表现神的精神自觉性,而不是表现内心生活沉浸在外在躯体里。这种世界观的整体就是真实界本身的整体,其中见出特征的因素从此就从人身上找到它们的显现。在这种表现方式中产生内容和形式的既不是单纯的自然的东西,如太阳、天空和星辰之类,也不是希腊的优美的多神体系,也不是英雄们在家庭习俗和政治生活中的事迹,而是具有活泼的内心生活的实际的个别的主体才得到无限的价值,因为只有在这种主体里绝对真实界(这只有作为精神,才是实在的)的永恒的因素才可以展开和集中起来。②
对就不是显现为一个心怀妒忌的神,这种神只能否定(消除)自然和有限的人的存在而不能因此使自己表现为实际的神性的主体性;与此相反,真正的绝对要展示自己,要现出自己的可由艺术掌握和表现的那一面相。⑤
但是神的存在并不就是单纯的自然的感性的东西,而是
例如希腊的多神受制于一种盲目的命运(隐藏的必然),多神(代表许多不同的伦理的理想)现在统一于一个精神的主体,即一个代表自觉精神的个人。
②③④⑤这一段原文晦涩,大意是这样:绝对主体性(自觉的精神)如果还只是
抽象的概念,就只能是哲学的对象而不是艺术的对象。但真正绝对的东西按照本质不能停留在概念上,而是要成为在实在界中直接存在的东西,随着具体条件不同,而显现出各种不同的面相,这却是艺术的对象。这就是说,艺术抓住绝对所显现于外在事物的那一面相。
在它这种神宫里,所有的神们全被推翻了,由主体性的火焰把他们焚化了,从此艺术所承认的不是多神教的许多神而是·唯·一·的·神,·唯·一·的精神,·唯·一·的绝对独立自足性,这唯一的神,作为对自己能有知识和起意志的绝对,自
这两种拟人主义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内在主体性,亦即精神是否达到完全的自觉。希腊的神们拟人主义还没有显出人的自觉精神的个性(即“人的内在的主体性”),往往把神乃至自然界事物当作人来看。
②即上文的“精神的主体性”,下文的“自己与自己的统一”(本身的融贯
一致)和“唯一的神”。
①
①
绝对处于不断发展的辩证过程。自己是认识主体也是认识对象,二者处于同一体。即摆在目前可以直接认识到的客观存在。
-----------------------------------------------
序论总论浪漫型艺术
703
-----------------------------------------------
603第二卷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己与自己处于自由的统一体,就不再分化为许多特殊的性格和功能而仅凭一种隐藏的必然来迫使它们联系在一起。①
这种单纯的绝对主体性如果还没有成为·实·在·的符合它的本质的主体性,亦即还没有先纳入外在存在里而后又从这种实际存在里返回到它自己,它就还不是艺术所能掌握住的,而是只能由思维去掌握的。实际存在这个因素本属于绝对,因为绝对就是无终止的否定②,它的活动的结果就使它自己成为它的认识与它自己的单纯的统一③,亦即使自己成为·直·接·存·在
④。直接存在是以绝对为基础的,由于这种直接存在,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