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3)·第·三,精神的肯定的和解也表现为基督的门徒,以及跟着他走的那些女人和朋友的情感。这些人物大半没有亲身经历过改变宗教信仰的肉体和内心的痛苦,但是由于他们和基督的友谊以及基督的教导,却亲尝过基督教义的艰苦,按照这个教义行事,能掌握教义也能掌握自己,并且深谋远虑地有力地维护教义。他们固然缺乏上文所说的母爱中的直接统一和亲热情感,但是基督的身教,他们的共同生活的习惯以及精神的直接吸引力,毕竟使他们结合成为一个团体。
3.宗教团体的精神
关于过渡到宗教范围中最后一个领域的转变,我们可以把它联系到上文已经谈过的基督的历史来看。基督作为个别的人的直接存在②,由于他是神,就遭到了否定(消除),这就是说,他是神显现为人:神的真实存在并不是这种直接存
这是基督教中旧教与新教的分别,旧教(天主教)侧重崇拜圣母,崇拜有形体的偶像;新教(耶稣教)则侧重纯粹精神方面,要求人与神在精神上的契合,所以不重仪式外表和偶像崇拜。基督教原有神(父)、圣灵和基督(子)三身一体之说,圣灵就是神的精神,处在中介地位。
①
2)在基督教范围里圣玛利的爱,即·母·爱,是最适宜于用在艺术里的题材,也是浪漫型的宗教想象用得最成功的题材。这种母爱是最真实的,最富于人性的,同时也完全是精神性的,它不带利害计较和欲念,既不是感性的而又是现在目前的:它是绝对得到满足的沐神福的亲热情感。它是一种无所希求的爱,但也不是友谊,因为友谊不管多么真挚,毕竟要求有一种内容意义,有一种要旨,作为结合的目的。母爱在自然的亲属关系中获得直接的支持,无须双方有共同的目的或利害计较。但是圣玛利的母爱也还不限于自然的亲属关系。圣婴是玛利怀胎的,经过痛苦生产的,从他身上玛利完全认识到和感觉到她自己。这位圣婴是她的血肉,却比她高;而这种较高的地位毕竟还是属于她自己的,这也就是使她既忘
-----------------------------------------------
第一章宗教范围的浪漫型艺术
733
去自己而又保持自己的对象。母爱的自然的亲热情感完全精神化了,它的神性的东西为它所特有的内容,但是这种神性的东西中却由自然的一体①和人性的情感微妙地不知不觉地渗透进去了。这是沐神福的·母·爱,只有从开始就享受这种福气的·唯·一·的母亲才有这种母爱。这种母爱之中当然也夹杂着痛苦,不过这种痛苦来自对儿子受苦难、垂危和死亡的哀悼,而不是象我们在基督教较晚的一个阶段中将会看到的,由于外来的不公平和苦刑或是由于自己和罪孽的无止境的冲突以及内心中的苦痛。在现在这个阶段里,这种亲热情感就是精神的美,就是理想,就是人间的人与神、精神和真实的统一:一种纯粹的忘我,一种完全的舍我,而这我在这种遗忘中却从一开始就和我所沉浸到里面去的那个对象处于一体,就是这种统一产生了沐神福的喜悦。
②即作为人的肉体存在。
-----------------------------------------------
第一章宗教范围的浪漫型艺术
933
在而是精神。绝对的真实存在,作为无限的主体性来看,只能是精神本身,神只是存在于认识或内心世界里,所以神的这种绝对存在,作为既是理想性的而又是主体性的·普·遍·性来看,并不局限于某一个别的人(这个人在他的历史中表现出人的主体性与神的主体性的和解),而是要扩展到与神和解的人类意识,即扩展到由无数个体组成的全·人·类。作为个别的人格来看,人并非单独地直接地就是神性的,而是有限的,人性的,只有把这有限的人性的方面在实际上定作否定面而消除掉,人才能达到与神的和解。只有通过解脱有限事物的缺点,人才能成为绝对精神的实际存在,才能成为一个团体的精神,在这种团体里人的精神与神的精神的统一是在人的现实世界本身以内实现的,这是把按照精神概念本来就已自在地统一起来的双方调解为真实的统一体。
如果以这样美妙的方式出现于浪漫型艺术的是这种母爱,这种仿佛就是精神的·肖·像,而不是精神本身,那就是因为精神只有处在情感的形式里对于艺术才是可以掌握的,而个人与神统一的情感也只有在圣母的母爱里才最原始地、最实在地、最生动地现出。这种母爱必然要出现在艺术里,否则这个领域里的艺术表现就会缺乏理想,缺乏肯定的令人满足的和解。因此过去在一定的时期里,圣母的母爱才摆在最高最神圣的地位而受到崇拜和艺术表现。但是等到精神把自己放在自己所特有的生存条件之下,即变成自觉的时候,它
①自然的一体指母与子的血缘关系。
-----------------------------------------------
833第二卷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就完全脱离了情感的自然基础,所以脱离这种基础的精神和解就可以被视为唯一的达到真实自由的道路,于是在新教里,人们就违反艺术中和信仰中的这种圣母崇拜,把圣灵和精神的内部和解看成更高的真实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