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美学 > 第159章

第159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093第二卷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克拉①摆在这一类,尽管她是思考性的诗的产品。生在豪华的生活环境里,她却出污泥而不染,没有浮华虚荣,没有心计,在天真纯朴中她的心灵只由一种旨趣统治着。一般说来,对于优美高尚的女性,只有在爱情中才揭开周围世界和她自己的内心世界,她才算在精神上脱胎出世。

民间诗歌,特别是日耳曼的民间诗歌,大半也属于这种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深刻的内心生活的范畴。在这些民间诗歌中,心灵具有丰富而凝炼的内容,尽管显得由某一种旨趣所统治,却只有藉一鳞一爪才能把灵魂的深处表现出来。这种表现方式就它的沉默寡言来说,似乎又回到象征型的表现方式,因为它不是清清楚楚地把心情尽量吐露出来,而只是用一种·符·号来暗示它。但是这里我们所得到的不是象过去那样的意义仅限于抽象普遍性的象征,而是内容就是这种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心灵本身的表现。在近代,完全使用思考的意识与这种心灵凝聚在本身的素朴状态相距甚远,这种表现方式是极端困难的,能用这种表现方式就显示出作者具有原始的诗的精神。歌德往往用这种象征型的方式来描绘,特别是在他所写的诗歌里。他用简单明了的外表方面仿佛无关要旨的寥寥几笔,把心灵中的全部真实和无限都揭示出来。例如《吐勒国王》就是一个最美的例子②。这位国王用来显出他的爱情的不过是他心爱的女子留给他的一个酒杯。在临死之前,

蒂克拉(Thekla)是席勒的《华伦斯坦》悲剧中主角华伦斯坦的女儿。

①②《吐勒国王》是《浮士德》上卷中女主角格列钦唱的一首短歌,是用民歌

反之,上述那些·沉·默·的心灵的无限内容和深度之被人认识到,要凭艺术家有巨大的天才和表现技能,用零星的,分散的,素朴的,无意的,却又生动活泼的语言(或表现),虽然没有意图要使旁人了解,却仍能显示出这种心灵凭深湛的见识掌握了当前现实情况中的实体性的意义,但是它的思索并不纠缠在一些个别特殊的旨趣、考虑和有限的目的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网里,它不受它们沾染,对它们不熟悉;它不让人心的寻常情欲活动以及寻常的仇视和同情来干扰自己。

3)但是就连这样一种自禁闭于内心生活的心灵也应该达到这样一个时机:这时它在内心世界的某一点上受到触动,把它的全副力量投进一种对生命起决定作用的情感上,专心致志地抓住这种情感不放,从而感到幸福或是失去立足点而倒塌下来。因为要有立足点可以站得稳,人就须有一种广泛发展的伦理实体,只有这种实体才使人有坚定性。属于这种人物性格的有浪漫型艺术中的最优美动人的形象,特别是莎士比亚在这方面达到最完美的境界。《罗密欧与朱丽叶》剧中的朱丽叶就是一个例证。你们都已看过本市的关于朱丽叶的戏

-----------------------------------------------

第三章个别人物的特殊内容的形式上的独立性

983

体写的。

-----------------------------------------------

剧表演(克列林格夫人的表演,一八二○年在柏林)。这是值得看的,表演出的是一个高度活泼生动的,热情的,有才气的,完美而高尚的形象。不过朱丽叶也可以理解为另一个样子的人物,她开始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完全孩子气的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人们看得清楚,她还意识不到自己,也意识不到世界,她没有什么活动、欲念和愿望,她看着周围的世界就象幻灯所投射的影子一样,不从中学习到什么,也不就它进行思索,只是天真地瞪着眼睛看着。可是突然间我们看到这个心灵的全副坚强的力量,机智,审慎的思虑,魄力都展现出来了,让自己经受最艰难的考验,使我们感觉到这一切好象一朵玫瑰突然放蕊,每一片花瓣和每一条皱纹都现出来了,又好象潜伏在心灵最深处的一股清泉突然源源不绝地迸射出来了。前此她还是浑然一体,见不出差异,还没有发展成形,现在却在一个刚醒觉的旨趣①的直接影响之下,以她的美丽丰满的显示威力的英姿,从前此那种禁锢住的精神中脱身出来,连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点火星点燃的火炬,一朵刚由爱情触动的花蕾突然呈现为一朵盛开的花,但是开得愈快,衰谢得也愈快。属于这一类的还有《暴风雨》中的弥朗达②,她是在寂静的孤岛上生长起来的,莎士比亚选择她初次遇见男人时把她指给我们看。他只在一两场里描绘了她,但是使我们得到一种无限丰满的印象。我们也可以把席勒的蒂

指爱情。

①②在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剧本中,弥朗达跟父亲流亡到一个孤岛,久见

不到男子,突然间碰到他父亲仇人的儿子,便一见钟情。

-----------------------------------------------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