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一结又一结
宝钗一手揪着帘子看着绾苏楼的招牌呆,全然忘了自己身处大街之上,凡事需要避讳一二。绾苏楼的伙计们无意瞥见一个美貌妇人坐在这里死命的盯着自己的招牌,哪敢怠慢,忙回了管事林央。林央即刻派人悄悄地尾随宝钗的车,看看车内之人到底是谁。
而宝钗的车尚未走远,皇宫里的司制坊的管事太监从一辆华美的车上下来,迈着四方步进了绾苏楼。
宫里出来的人向来都是很扎眼的,宝钗行事老练,一眼就看出那个人是个太监,于是命下人把马车靠在一边不起眼的地方,留下来看绾苏楼到底会有什么事。
原来这位太监是奉了万寿宫总管张德喜之命,来绾苏楼寻找一种罗,叫做雪猗罗。这是一种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在民间几近失传的沙罗,此种罗轻透细密,是制作夏衣的选衣料,但因早年间织造这种沙罗的匠人获罪,被满门抄斩,导致工艺失传,所以最近十来年,宫里的妃嫔们都没见过这种雪猗罗了。
太后寿宴那天,黛玉的朝服内穿的中衣便是这种罗做制,太后身边的嬷嬷细心,现那天黛玉身上的雪猗罗,于是为了讨太后欢心,便命人出来寻访雪猗罗之事。
林彤也知道黛玉为难,所以这件事情没敢擅自做主而是来找她商议,等黛玉一个决定,是跟还是不跟,不过是凭主子一句话而已。
“奴才也知道这件事很让主子为难,但主子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奴才们绝无二话。”林彤见黛玉不语,便想自尽是不是根本就不该跟主子说这些,而是干脆回了商会的决定?毕竟王爷如今是监政大臣,户部的事情他又亲自管着。
“不,这种事情你不该瞒我。”黛玉摇摇头,昨晚水溶又是一夜未回,今早回来只睡了两个时辰就走了。他什么也不说,黛玉也知道疫情严重,非比寻常,而朝廷有没有足够的药材储备,现买吧,有没有那么多的银子。作为监政王爷的他,定然是千难万难。
“那......主子的意思是......”
“咱们先应着商会的话,但我想事情不会如此简单。这估计是皇商和咱们的一场硬仗。不要着急,我们的淬华斋并不大,我们那点儿存货也解决不了朝廷之需。所以这事还得朝廷出面才能解决。从今天开始,有什么动静你都叫人立刻来回我。”黛玉沉思之后,似乎做了什么决定,但其实又什么也没做。
其实黛玉之所以穿着那样的衣服进宫,原也是存了这份心思的。毕竟宫里的女人都爱慕虚荣,见着好的衣料自然是趋之若鹜。凭着绾苏楼现在的实力,足以跟目前所有的绸缎庄相比,可太后一己私心,总是不把宫廷的供奉派下来,于是黛玉便以身作则,穿起雪猗罗做的中衣,雪纱罗做的褙子,把宫里那群女人的虚荣心给勾了个全部。
当然,这件事林央托紫鹃没少做了工作。宫廷供奉对于绾苏楼来说是势在必得的,但若是不用点手段,却不知道要等到何时何日。
此招一出,果然见效。这才几天啊,宫里的人便寻来了。林央自然把握时机,同来人谈判了许久。最终以寸罗寸金的价格,和宫里的司制坊成交。这位司制坊的太监最后也认了,只要太后和各位主子们高兴,反正花的也不是自家口袋的钱。
宝钗坐在车里,看着宫里的公公笑意满面,由绾苏楼的掌柜的陪着出门,送他上了马车,看着他离去。心知自家紫锦楼下一步更加难做。于是心中祈祷着,哥哥的紫芝堂能把事情办得漂亮一些,变废为宝。拿回一些银两,或许可以暂时周转一下。
林彤便有些明白主子的意思,但主子不说,他只好静等主子话。于是答应着退下。
宝钗坐着马车,在京都的街上慢慢的逛,先是去了紫芝堂所在的那条药铺一条街,透过车的窗帘,看着外边熙熙攘攘的人群。紫芝堂的门口还算繁华,有不少的人进进出出,看来生意还不错。
马车拐过一条街,那边便是宝钗的紫锦楼,紫锦楼如今就不那么好过了,门口有些冷清,连站在门口的伙计也无精打采。宝钗心中不免有些生气,但想想这紫锦楼这段日子都没有新货上市,连那些高档的丝绒绣线也断了货源,冷枭门门主冷玉堂一直说宫廷供奉丢不了,说他已经在朝廷里找好了人。
可话说的很好,就是不见效果。宝钗想着这事便有些窝火,亏自己还在他面前吃那么多亏。他还一再保证帮自己击垮绾苏楼,可人家绾苏楼的生意确是一天比一天红火,他冷玉堂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愣是没招使。
车子没有停下,宝钗转头便看见离紫锦楼原本不远的绾苏楼,但见“锦绣绾苏楼”五个字潇洒气派,据说正是当朝监政王爷水溶的笔墨,虽说宝钗没见过水溶,单单只看着几个字,那股倾慕之情也难以掩饰。能嫁给这样的男人,黛玉这一辈子还有什么憾事?越是想这个,越觉得自己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