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龙德文道:“哪你的意思是秦始皇和李斯错大喽!”
成学建道:“我又没这么说,只是……”
杨勇智见这样辩下去会没完没了,于是止住两人说道:
“为过去的事,不要伤了大家的和气,到底谁对谁错,错大错小,百家自有百家言,朕看就不要争了,别为这点事伤了大家的和气。”
第五十六章南巡3洪水无情人有情
这个新解杨勇智倒未听说,好奇又问:
“为何?”
龙德文答道:
“秦丞相李斯是曾上书道:‘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者,以吏为师。’而嬴政也曾在上批道,可。这只是书上记载,而且可以肯定‘焚书坑儒’确实发生过,可是臣觉得,这焚的多是原六国对秦有偏激记录的书,还有就是对古政治和当时政治议论方面的书籍,这些书只占当时收缴书籍的三成,另七成都是放在宫廷内存放起来。《史记?六国年表》云:“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另有王充的《论衡?书解篇》里云:“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从这两条记载来看,至少在汉代,古籍中诗书、诸子之书,还完整地保存着。所以臣以为秦始皇和李斯有错,但是罪不在他们。”顿了顿又说道:
“而能征善战的项羽生性暴戾,不喜诗书之人,攻入咸阳之后,先是屠城,后搜刮金银民女,临走时再一把大火烧秦皇宫,大火烧了三个月不灭。存放在宫廷内的藏书,全部付之一炬,古圣先贤的书简,最终只化成焦黑的木炭而已。这是不可饶恕的,因此项羽可以说是罪孽深重。”
就在这时一个衙役跑了进来跪拜道:
“不好啦!从雍州过来数万难民,眼看就要到城门了,龙刺史是否要关闭城门?”
龙德文站起来有些惊讶,不过马上就镇定下来说道:
“先关上城门,派人去查明情况,你去吧!”
随后对杨勇智他们说道:
杨勇智点了点头并不评论,转头对成学建道:“成爱卿对这可有新解?”
成学建应道:“臣觉得,都是有错,分不出哪个错大,哪个错小,如果秦始皇不搜刮这些书籍放在宫廷,那项羽焚城也不可能把这些书烧毁,还有就是觉得项羽焚城时未必知道宫廷里有这些书籍,可能只是无心之举。在战争中,每一个胜利者占领一个城池,都是搜刮后焚城,这没什么奇怪的,所以臣认为都有错,但是不清大小。”
龙德文不干了,顶道:
“成尚书,好像忘了项羽的为人。”
成学建辩道:“这不是为人不为人的问题,是一个前因后果的问题,如果说没有秦始皇搜刮这些书籍放在宫廷,项羽就是想烧这些书怕也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