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心境回复明净,百里桃花睁开了双眼,他的意志更加坚定,有了百死不悔之决心。
“大师以一颗善良之心度化世上万千之人,要他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奈何人性本恶,自古如斯。以善良劝万恶,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我兄弟三人自懂事以来,历经人间疾苦,世上丑恶。那恶人信佛者甚多,却并无善念。虽布施钱财无数,却又作恶多端。相反,那些贫苦大众一生辛劳,虔诚礼佛。事事谨小慎微,却仍难逃恶人魔爪,家破人亡。如果说,这也是一种‘缘’,那么这样的缘法不要也罢,恶人必杀之而后快,除恶扬善难道就违背了佛家的本义?”百里桃花对人生的感悟不亚于忘情对尘世间的悲悯,如果没有这样一种觉悟,他们三兄弟不可能走到今天。
“唉……施主句句发人深省,贫僧受教,请!”忘情知道再难劝阻百里桃花,也许只有方丈才能说服他们,便更加坚定了要击败百里桃花的决心,将他们带到天禅寺。
西门流水、南宫杀和郭雯雯都被百里桃花的一番感悟所震动,尤其是在两兄弟心里。
忘情轻拨琴弦,乐音如高山流水,缓缓扑来,每个人的心灵似被洗涤了一番。
最后,轮到百里桃花和忘情的最后一战了,如果百里桃花再输,那兄弟三人就要被忘情带上天禅寺‘思过’了。
第一一回力挫三兄弟(下)
正文
百里桃花提着自己心爱的玉箫来到忘情的面前,拱手施礼,说道:“大师武功高绝,令人赞叹。山下曾闻大师雅乐一曲,令人心旷神怡,想必也是那妙解音律之人。在下不才,愿与大师斗上一曲,不知意下如何?”
忘情双手合什,颔首微笑道:“阿弥陀佛……施主谬赞矣。贫僧略通音律,既然百里施主有这雅兴,贫僧自当奉陪。”唤过寺里的和尚将比试前收进去的瑶琴再次拿出来,重新铺上一张案子,再点上一罐檀香。
蓦然,一声箫音如同一只铁骑悄无声息地杀出重围,誓不低头。
琴声渐渐转急,连绵不绝。嘈嘈切切,如玉珠落盘,想将箫音给压制住。
箫音变得高亢起来,一声高过一声,如那长枪林立,刺破云霄,将琴声给打乱。
此时已过辰时,旭日逐渐升上高空,整个人间都被金色的阳光所普照,让人只想静静地坐在这天地间,被那清风所缠绕,忘却凡尘俗念。
“施主……天地万物生死有定,皆有因果。缘尽则灭,缘起则生。何以要妄动杀戮之念,使生灵涂炭?”忘情的眼中充满着悲悯苍生的痛楚。佛渡有缘人,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化解尘世间的恩恩怨怨。使人不生恶念,使人不做恶事,使人一心向善。
百里桃花默然不语,悄然闭上了双眼,他回想着自己有记忆来的人生经历,忘情没有打扰他,静静地端坐一旁。
如果从一开始,自己就处于一个幸福的家庭中,那么自己绝对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但是这世界真的有那么多的如果吗?正因为没有这所谓的如果,所以造就了这世间的仇恨和杀戮。自己并非恶人,每次杀戮过后,都会觉得自己的内心也沾满了鲜血,怎么洗也洗不掉。但每次一想到四娘那么善良的人却被害死,原本三兄弟可以跟四娘过上幸福的日子的美梦却被人打碎,为什么上苍要如此无情?天地要如此不仁?为什么?
因为有恶的存在,因为有恶人的存在,因为没有消灭恶人之人的存在,所以这个世间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幸。苍天啊,我知道自己已经踏上了一条无法再回头的绝望之路。但我希望,如果将来这条路走到了尽头,我身边爱着的人,他们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在那遥远之路的尽头,四娘如果能用微笑来迎接我,这将是我今生最大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