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关于张家的婚事,母后没有再逼即墨,后来某次听母后提起,不知为何,张家先提说,还是将这亲事给搁置下来,具体的理由也未讲,只是,这事儿就算这么过去了。
即墨的感觉没有错,自那之后形势急转直下,似乎完全脱离了人力所能控制的范围。
那日宫内的吵闹,是因为父皇吸食福寿膏过量,气促起来,情形很是危险,宫里的人都以为皇上即将驾崩,乱成一团。
所幸,宫中的御医医术还算高超,救回父皇一条命。不过太医院的各位大夫也说,皇上这身体,多则三月,少则一月,必然还是要复发,怎么着都拖不过来年元旦了。
于是,各位大臣们细细讨论一番,决定让启麟摄政,好让皇位有个平稳过渡。
自此,母后算是死了心,毕竟弟弟才一岁多大,如何能够掌握帝位,况且,光靠张家支持,依旧是不够的。
“怎么了?”即墨抵着安明胸前。
“不清楚,像
20、欠我一个解释...
是出了事情。”他看着门外,脸上的神色一丝紧张。
附到门口,顺着门缝向外细瞧了一下,回头对即墨说:“穿衣服,你先回去吧。我也不知道宫里出了什么事情,但看来是件大事儿。”
启麟摄政开始,大刀阔斧,借着摄政监国的名义,连下三道圣旨,催逼国库拿出八十万两白银,采购军备、招募军人、送到前线,支持穆将军抗敌。
抛开宫内的势力关系、个人喜好来讲,即墨很是赞赏启麟的做法,局势颓废,本就不算多的银钱自然是花在刀刃上的好,不过,说来也很奇怪,这旨也下了,朝廷的大臣们也纷纷叫好,可最后,拨出银两的这个过程却长得吓人,似乎,一道旨意的周转,就被淹没在这户部、工部、兵部的一堆来往文书中了。
即墨知道,这三道旨,不知被谁莫名地给“淹”了。
这种做法,古已有之,只是,在朝堂中,似乎多出了一股不知名的力量,左右着即将发生的一切。
而即墨呢,知道父皇不久于人世,便尽可能地多抽时间陪伴父皇,在他偶尔还清醒的时候与他聊天,算是尽最后那点孝道。
即墨点头,慌乱地从地上捡起衣衫,两人手忙脚乱地将衣服给收拾好。
“你先走,去看看发生什么,我稍后再从另一个门离开。”安明命令到。
即墨点头,突然问:“我还能再见你么?”
这话问得没有来由,他失笑:“当然可以,傻丫头,我会找你的。”
他不解即墨何来这一问,其实即墨也不清楚这问题从何而来。但作为女人,那一瞬间,她突然有种直觉,可能再也看不到安明,才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