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洪承畴佯做苦思了半响,猛的长叹道:“奴才这点庄稼把势哪里能瞒的过王爷您,王爷可以堪称天下第一了。在王爷面前,奴才只不过是关公面前耍大刀,让王爷见笑了。”
“你也不必夸了,论天下第一,远在南京城中的那个人恐怕就能与本王一拼了。”旁边的洪承畴知道多尔衮平生没有吃过败仗,也只有在李无庸面前吃过一次,也正因为如此,多尔衮才对李无庸忌惮不已,想来想去,自己又何尝不是,要是有朝一日,李无庸灭了大清,恐怕自己也只有死这一条路了,也许身后还会留下一身的骂名吧!听说李无庸命人编写贰臣传,自己与吴三桂、范文臣名列前三甲。
“李无庸不过一跳梁小丑而已,自古以来除掉前朝的朱元璋,没有哪个朝代是从南到北统一天下,由北方进攻不但占据了地利因素,而最重要的是南方朝廷一向是苟且偷安,不思进取,灭之弹指一挥间而已,王爷不必挂在心上。”不管洪承畴在心里是多么的忌惮李无庸,但这个时候他还是力挺多尔衮,毕竟多尔衮才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胜者王侯败者寇,只要大清朝夺取了江山,他洪承畴也不怕历史上会怎么写他了,文人就是文人,名声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所谓的饿死是小,失节是大就是这个道理了。
“天下芸芸众生,陕西的李自成,四川的张献忠已经盘踞在湖北的南明王朝,本王都不放在眼里,也只有南面的李无庸堪称英雄,是个对手啊!如今他派了王廷臣、谷振川骚扰关外,而又派大将施琅、刘启两员大将驻扎河南、山东,更重要的水师已经逼近天津的海河口了,以抵挡我军南下,让他自己抽出手来消灭南明与张献忠,夺取川中与苏湖粮食基地,真是个好计策啊!虽然关外敌人较少,但都是骑兵,战法也与李无庸当年无二,取粮于民。那个谷振东也是个人才,居然弄的盛京三日一惊,硬是逼的太后和皇上不敢离盛京半步。”
“王爷,您准备派哪位将军出征李无庸?”洪承畴冷静了半响。
至少大部分人是这样认为的,连已经贵为大清朝大学士的洪承畴也是其中一位。
刚刚下朝,洪承畴就被多尔衮招到了西山上的亭子,在它旁边的两颗数上,就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与王承恩自杀的地方。望着那两颗树,洪承畴的眼睛不由的回到了亭子里。
亭子中端坐的正是大清朝实际的掌权人摄政王多尔衮,他慢慢的抓起一把围棋子,微笑道:“听说先生的棋艺在前朝为国手,本王今日请先生来,是想与先生手谈一局。先生请坐。”
洪承畴闻言,虽然很奇怪,但很快的想到了后果,赢还是不赢,无数个念头从脑海里不断的闪过,在宦海中沉浮了许久的洪承畴这个时候心里也没有把握了。虽然他如今在大清朝是大学士,也是一个从一品的大员,但是他自己心里清楚的很,大学士表面上说的好听,其实一点权利都没有,有的时候,他也不由的后悔投降了清朝,尤其是在听说李无庸在南方称帝后,他心里就更加的不安了,虽然他与李无庸接触的时间很短,但山海关校场上的那一幕,却扎根在他的心里。
“王爷,奴才哪里是王爷的对手?”洪承畴的脑袋缩了缩。
“关外是我朝之根本,由大阿哥豪格统领两蓝旗出征如何?关内日后是我朝发展的方向,预亲王多铎出征如何?”多尔衮想了想说道。
“先生,坐,本王要开始了。”多尔衮脸色仍然没有一点变化,手中的黑子毫不犹豫的放了下去,洪承畴一看,心里又是一惊,“天元”。
一般下棋之人很少第一步就下在天元的位置,要么此人是个白痴,要么此人是位高手。洪承畴虽然是个国手,却没有如此魄力。多尔衮难道是个白痴吗?显然不是。洪承畴见状连忙呼喊道:“好一个一子定中原,王爷好棋艺。”
“先生,你是南朝人,而本王是大清的摄政王,今天咱们就来见个输赢。”多尔衮的话让洪承畴心里一惊,但又很快的冷静了下来,因为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答案了。当下也就淡淡一笑,静下心来,拿出一粒白子下了起来。
两人车来车往,一连下了几十个回合,不分输赢,按照棋盘上的局势来说倒是洪承畴占了大部分。看来局势对多尔衮倒是有些不利。
“好一个声东击西啊!”多尔衮猛的一拍一下大腿道:“先生以眼前的这条大龙也吸引本王,却另有偏师来袭扰我后路。不愧是帅将之才啊!不过你有一套,怎么知道本王早有准备呢!来,看我这招。”多尔衮手中的黑子猛的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