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我不去。我是问你去不去。”
“我也不想去,可是我爹叫我跟着去,想是叫我看看能不能帮得上忙。”李知远摇头苦笑,这叫什么事儿,岳父母要避嫌,他这个侄女婿就不要避嫌了,偏叫他去收拾残局。
胡****又哭又闹,又拖着两个孩子去跳崖。那山崖还没一人高呢,底下还积着不晓得谁家旧年的柴草半人高。几个学生拼了小命拦住了,胡****又死扯着王耀芬不放,从怀里掏出一柄雪亮的杀猪刀比在自己脖上,一定要去县里见官。
李知远远远的跟在一大群人后边到县里,老远就看见英华的马车停在街边,他忙走过去敲板壁,问:“做什么呢?”
“人呢?”英华朝他身后张望,“我爹娘呢?族里那些人呢?”
“八郎胸口疼,老师和师母不放心,送他回家去了。贵族那些亲友也各有各的心口疼。”李知远一本正经回答。
“他也胸口疼?”英华缩回车里,笑骂:“他也不想个好点的招。”
英华晓得她是不打算管富春书院那档子事了,连忙点头。
果然,哥三个跪在坟头谢亲族的时候,耀文跪下去就爬不起来,耀廷去拉他拉不动,一急也倒下了。玉薇挣扎着喊:“耀文,小叔。”英华拦着,她也没挣扎几下,软软就倒在英华怀里。
管家们都是玉薇事先通过气的,七手八脚就把他哥两抬到车里去,英华叫个大力的仆妇把玉薇也背到她车上去,自叫了几个管家跟着,径直到县里去了。
两辆车前后打官道上经过时,就见那个胡****带着两个孩子,顶麻带孝,一群旧日书院的先生和学生陪着,浩浩荡荡朝坟上去。
英华唬了一跳,忙叫个管家飞跑去报信。回身再摇玉薇,哪里摇得醒。英华里甚慌,顾不得坟山上的事体,忙忙的赶到县里,把人安顿在商行,请郎中来瞧,说他们三个是劳累太过,睡一觉再吃几贴温补的药也就好了。
他也……这个也字用的甚有讲究,李知远郁闷的看着英华,这妮子上回肯定也是假装的。亏他还担心的要死,一头撞去吃泰水大人的眼刀。
英华坐在车里半日听不见外头动静,又探头出来,笑问:“你的胸口疼不疼?”
李知远摸摸胸口,回想柳夫人的冷面,心酸的说:“你不疼,我就不疼。”
英华在车里轻快的笑起来。
李知远左右看看并无熟人,跳上车,小声道:“老师和师母都回避了,你还要去县里凑热闹?”
英华放了心,留下人手在这里看护,看人套了车还要往坟山那边去,就见街上一群孩子快活的奔跑,喊:“胡****扯着孝子告状喽,在县里打的正好呢。”
今日是债主收书院的日子,若是今日叫人家顺便的把书院收了去,胡****就改叫了王胡氏,也分不到一个铜板的好处。偏又卡在今日来告,又带着一群书院的先生学生,倒是很有点不是纯争家产的意思。这个胡****,倒是有趣的紧,也不晓得是哪个做了她的狗头军师。
英华细想,觉得好笑。新京城怎么建的消息传开之后,地价必然要跌。富春书院固然是在京城边上,云台山的景致虽还不错,富春县里风光好过富春书院的还不晓得有多少,这个书院值不了多少钱的,顶了天五千两不得了。就为着这点钱抢的头破血流还花样百出,真有意思。
李知远跟着父亲到坟山上去,看了好一会热闹,英华送堂兄堂嫂走的时候,他原想跟着去的,转身一看柳夫人在人群中站的笔直,他就心虚,哪里还敢跟着去,老老实实站在赵恒和八郎身后。待得胡****杀来,柳夫人使了个眼色,八郎就装胸口疼,扑到王翰林怀里撒娇。王翰林抱着这个学生没得法子,半推半就被赵恒和柳夫人扶着下了山回吴家村去了,李知府摸摸胡子,道:“你沈姐这几日总发虚汗,爹爹甚是不放心,回家看看去,你是王家女婿,跟着到县里去也罢了。”居然也溜了。
老山长睡了一个****,还养了两个私生子,到底不是什么光彩事。****要替孩子认祖归宗分家产告状,更不是什么好事,不管是帮胡****,还是帮大夫人母子几个,传开了都要名声扫地。横竖人家孝子都在坟山上磕过头,酒席就不要指望了,不如大家散去。呼拉拉一眨眼,满山的远亲近友散去了十之八九。除掉李知远这个侄女婿被不厚道的老子留下来,剩下的也就是族长和几个长者,还有从庄上赶回来的女儿女婿外孙们,再有几个王耀芬的知交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