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十三章 遇袭
青州人胆小如鼠,义一点也没有冤枉张英。在护送戏志才的一路上,冤枉将斥侯远远的派了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外,青州军则始终保持着
“这回我按命令,护送戏别驾前往冀州。去的时候还酸顺利,遇到几伙小毛贼,也没有费什么工夫,不过,冀州的形势可真够乱的……”
张英故意把第一句话说的有快又模糊,他偷眼去看张涵,恰好看到张涵责备的眼神,张英立刻挺胸抬头,坐的端端正正,似乎他根本就没看张涵一样。张涵不由在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这个皮猴子!
太行山呈南北走向,盘踞在冀州西部,黑山是太行山的一部分。本来,黑山贼活动在冀州西被部的山区,冀州南部的治安还过的去。戏志才往来于青冀之间,并不经过黑山贼的控制区,每每不过带着一二百兵丁随行护卫。但是,在讨薰战事一起,数十万大军的消耗惊人,需要大量的钱粮和夫役。一句话,兵过如洗——州郡都增加了税赋徭役。加之,倒霉的匈奴单于於夫罗[注],,一山贼得此助力,于是乎,贼势大起。黑山贼劫掠郡县,竟从太行山一直蔓延到兖州。换句话说,韩馥在冀州只控制了城市,治所县之外都会遇到贼寇——韩馥这个官做的窝囊。
顺理成章,戏志才的护卫便由两三百,一举增加到了一千五百兵马。张英受命统领着平原郡的万余大军,护卫着青州西翼。高顺是他的副手。听说戏志才出使冀州,需要从平原郡调兵,张英立刻决定,亲自带兵护送。照他的话讲,戏志才是青州别驾,太重要了,他不带队,如何放心得下云云。戏志才拿来的军令,只是调兵,并没有指定谁带队。张英要去,也无不可。自然,这是模棱两可的。严格追究的话,张英擅自离开驻地,也可以说,是违反了“擅兴法”的,杀头也不冤枉。戏志才是别驾,却不是张英的顶头上司,管不到他。好说歹说,张英非要去,也就随他了。
是护送戏志才,其实,张英主要是为了亲眼侦察下冀州——如果参与冀州战事的话,他十有**便是全军的先锋了。
什么?”
张涵非常诧异,忍不住失声叫了一声。全\本\小\说\网张英却没放在心上,笑嘻嘻地应了一声,随手那人头递给了卫士:
“这家伙有两下子,伤了我四百人……”
张涵看了人头一眼,张英用石灰吸干了血,处理的颇为干净,并没有多少血腥味。脑袋后面的髻正好被卫士提在手中,扭曲的脸孔正冲着张涵,临死前那一刻,他的愤怒和恐惧永远的凝固在这张脸上……
死人见多了,张涵也不以为意,但说话间,拿个人头在这里当摆设,他还没有这个爱好,摆手让卫士拿走。张涵转过头来,继续询问张英:
在张英的叙述中,夹杂了大量对冀州军的批评,从城池、士气等各个方面,他将冀州军说的一无是处。不过,张英对冀州军的装备评价很高,虽然甲兵尚不如青州军,却也不可小视。说了半天,张英才说到正题。张涵没有丝毫的不耐,张英看事情的角度完全从军事出,如何进攻,如何防御,哪些可供利用,哪些需要注意……张涵听的津津有味。
——————————————————————————————
这是一片树林,低矮的灌木,高大的杨柳混杂在一起,郁郁葱葱,斥侯驱使着跨下的战马一路小跑,沿着驰道前行。树林是危险的地方,但他一路已探查了不少树林,早习以为常,吸了口气,他谨慎地接近树林。斥侯都是三人一组,在他身后里许处,另一个斥侯正看着他。就算他生意外,也会有人把警报传出去,可是能活着,谁也不愿意去死的。
距离树林四十步,斥侯便停止了前进,伸手取出一支弹弓,鸟雀的稀少已经引起了他的怀疑……
:=.手里抓着一只鸟,形象有些可笑,但他此刻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斥侯身上,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些胆小如鼠的青州人,他恨恨地在心里念着。话是如此,一股兴奋感却从他的心底涌起——遇到对手了。
“你可问清楚了,不会弄错吧?”
“主公,怎么可能弄错?!”张英不满地叫道,“我问过好多人了!区区一个叛将,至于嘛……”
张涵这才觉自己话里的歧义,但张英何时也敢在他面前大呼小叫了,他眉头微蹙,也不说话,静静地看着张英。见张涵目光不善,张英声音立刻便小了下来,说到后来,已是喃喃自语了。
张涵垂下眼皮,思索了一会儿,才淡淡地命令张英把经过说一遍。
想了想,张英开始了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