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陷阵的小队
朵信达咧了一下嘴:“****姥姥!”一边骂着,一边从腰包掏出一块银链子,狠狠的扔在军需官的桌子上,然后狠狠朝地上吐了一口吐沫。
军需官也不理他的态度恶劣,马上按照那张纸条上的地址一一做了登记,然后大声喊道:“下一个!”
领了军饷的陷阵营就去河边集合,没有人给他们做动员,因为他们不需要动员。
朵信达懒懒的靠在一棵树上,看着下面排列着整齐的阵型的一群重步兵正在听周宏训话,他觉得很没有意思。
这个时候训话都是白费的,一个合格的士兵不需要长官说什么,他们在战场上知道自己该站在什么位置,就像现在的自己一样。
朵信达现在是陷阵营的中层指挥了,他本来可以不回陷阵营,蔡伟说过很多次,让他去飞虎军团。但是朵信达拒绝了蔡伟的好意。
他以前是死囚,是犯了军纪的死囚。
那是一次小规模的战斗,朵信达那时候二十三岁。朵信达因为自己的失误,造成了十二个兄弟战死沙场。
况且陷阵营虽然危险,可是报酬很高,而且可以像倭兵一样,从被他们杀死的敌人身上搜去财物。其他的部队是有纪律的,不能满足朵信达的开销。
今天,又发军饷了。别的部队军饷是按月发放,而陷阵营的军饷,是每次出征前发放。
一个不合格的士兵你现在就是说破了嘴皮,当敌人向他冲来的那一瞬间,他也会把你说的全部忘了,就像当初的自己。
阿拜迪一屁股坐在朵信达的身边:“队长,这次发这么多钱,晚上我们去找几个安息的亚麻地?”
亚麻地,现在已经成了那种特殊行业的代名词,汉北的士兵都喜欢这样称呼从事那种行业的女人。
五百个汉北大钱!
这是一笔很大的财富,足够在高昌最好的酒楼里喝上一桌最好的酒席。若是平常人家,足够一年的口粮了。
军饷多,对陷阵营来说并不是好事。因为钱越多,就意味着活着回来的希望越小。
朵信达把钱在手里掂了一下,然后又放到军需官的桌子上,从怀里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十二个地址:“按照地址,每家五十个大钱,帮我寄去。”
军需官抬头看看他:“不够,还少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