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世小农民 > 第9章

第9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十六岁的女孩子,已经到了入睡以前要胡思乱想一阵的年龄了。孟有田要是缝缝补补,短了鞋啦袜的,春儿总是第一个发现,不声不响的做完。听到别人背后议论他俩相好,春儿气恼背后却又有一丝甜蜜。那个时候,农村的贫苦的青年,一在劳动上结合,一在吃穿上关心,那就是爱情了。

第十二章庙会

更新时间2009-9-1712:08:19字数:2010

在吉祥镇和县城之间,有座大庙,叫普惠寺。虽然比不上一些名刹大寺、灵山秀水,但这里栽花插柳,也颇有“曲径通幽处,禅堂花木深”的意味。而且上任方丈是个能说会道、很会交际的老家伙,结了不少善缘,连年修葺,到了现在却也是十分壮观了。

适逢战乱在即,烧香拜佛的人便更加多了,占卜吉凶,求签问卦,那时候不光是富人,连穷人也相信这个,掏出自己的血汗钱,求个卦,坏了便垂头丧气,好了也只不过是个心理安慰。也有穷人家得了病症,到庙里求神拜药,弄点香灰、神水回家的,至于能不能治好,天才知道。反正治好了是神佛的功劳,治不好就是你不诚心,是前世的业报。

老玉保慈爱的拍了拍孟有田的肩膀,说道:“晚上我过来帮你挖,你大伯扛过脚,种过地,还下窑掏过炭,要说这打地洞,可比你有点经验。”

“那是,那是。”孟有田连连点头,一知半解害死人哪,要是地道没挖成,倒把自己砸里头,那可真是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农民泪满襟呢!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时间这头倔强的怪兽,可不管人们过的是穷日子,富日子,还是苦日子,依旧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转眼已经是1937年的六月中旬了。

这里虽然是山区,消息闭塞,但过了吉祥镇往西二十里,穿过太行山就到了山西境内。山西的商人经常用骡马驮着山西的土特产——荞麦、玉米、布匹、木料等,来到县城,或到更远的保定去,换成食盐、洋布、火柴等日常生活用品,一路唱着秦腔回去。也有河北的商人,采办了货物,到县城去交换山西的商品。

通过来往的客商,吉祥镇的人们知道了现在平、津的局势越来越紧张,日本人步步紧逼的消息,有些人心惶惶,后来连李大鸿在保定读书的儿子都吓得跑了回来。

因为普惠寺香火不断,人流人息,所以围绕着它的庙会也是极热闹、极盛大的。

天刚蒙蒙亮,孟有田便拉着架子车出了村,村外早就等着春儿和谷雨两个人。木制的轱辘一点减震也没有,但坐在车上的姐弟俩却不在意,一路上说个不停。

那时候的农民除了去赶集卖点钱,即便是大人也很少出门,也难怪春儿和谷雨高兴了。特别是春儿,坐在车上,抱着鸡蛋筐,不时抬头看着孟有田那壮实的背影,心里更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风言风语不仅没有让这个女孩退缩,反倒在心里更觉得孟有田是唯一的终身依靠。而且老玉保更是把孟有田看成了跑不了的女婿,准许他俩一起出来,也有这种心理在做怪。当然,他也有些担心孟有田和春儿年少冲动,做出什么出格的事,特意让谷雨跟来,而且私下里还交待谷雨可要一直跟着姐姐。

“咯答答,咯答答。”一只老母鸡晃着身子从鸡窝里走了出来,五、六只半大的小鸡叽叽喳喳的围了过去。

谷雨蹦蹦跳跳的跑出来,来到鸡窝前,伸手从草上拿出还温热的鸡蛋。

“快去识字。”春儿走出来,撒了把秕谷,微嗔着对谷雨说道:“不好好读学问,等爹和石头哥回来,看揍不揍你?要不,明天就不领你去庙会了。”

这段时间,孟有田开始逐渐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点。老玉保的那几亩薄地,施足了土化肥,麦子虽然栽得密,长势却和别人家的差不多。这惹来了很多人的羡慕,和孟有田、老玉保关系好的就来偷偷的打听。孟有田也不藏着掖着,将沤肥的方法细心传授。再有就是孟有田弄的蝇蛆养鸡也从他在村子里又买了三只母鸡后开始进行,老玉保家作为试点,效果很不错。不仅产蛋量明显增加,连孵出的小鸡长得也比别人家的大很多、快很多。要不是有战争的阴影笼罩,大家都应该是笑逐颜开了。

春儿还是单纯,她光知道孟有田眼神变得有些不一样,鬼点子也越来越多,却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反正孟有田对她和谷雨始终是笑眯眯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