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天狗食日
老学究摸了摸下巴的胡须,点了点头,手持书卷,微微一笑,并未对孩童的大声有什么不满。看他光景,还真有些仙风道骨般的飘逸。
“难怪有些妖怪天天害人。”
坐于右侧边角落的粗衫孩童滴咕了一句。只是待孩童滴咕之后,却又有一个问题出来。这妖怪,为什么要害人?粗衫孩童苦思良久,终是没有想出来。在他的世界观里,周边附近,大都是良善之辈,甚少有恶人出现。于是,故事中的妖怪为何做恶,自然也想不清楚。
“先生,可为什么有这么多妖怪害人呢?”
粗衫孩童一时想不明白,只好求教于讲台之上的老先生。在孩童的心里,老先生是无所不知的。不管他们有什么问题,只要问了先生,都能得到想要的答案。
时间:大概是很久很久以前
地点:大楚国
大楚国,东土上国也。()至建国以来,已有四百年历史。当今之世,物产丰茂,民风淳朴,能臣遍地,更有贤君治朝。古语所述之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理,现在来看,想必仍需些时日。只是,在这太天盛世之下,却也不见得那么的完美无暇。
“人物异类,狐则在人物之间。幽明异路,狐则在幽明之间。仙妖异途,狐则在仙妖之间,故谓遇狐为怪可,谓遇狐为常亦可……”
声音从村中私塾处传来,只是这私塾不学四书五经,何时讲起人妖志怪来了。
“这个……”
人与妖本没什么分别,有恶人,自然也有恶妖。只是,大都故事中,都是以妖怪害人述说。而那善妖,只有狐类名声好些。只是世上好人还是居多的,为何妖怪却是为恶者甚重呢?难道是因为人与妖所处之水土不同,令妖的心性变恶?老先生学问过人,那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还是明白的。正待要将这个观点说出时,老先生又摇摇头。还是不说的好,这只是猜测罢了。为人师表,切不可误人子弟。哪怕所解之事无关痛痒,老先生也不想害人害己。
“天快黑了,大家还是早点回吧。”
此村名为长安村,此长安,与大楚国都城长安,没有多少干系。只不过是一个偏远山野小村,民众不过五百。村中民众皆是安分守已之良民,一生只为平平安安。即是村中开的私塾,也只是为了识几个字罢了。那科举取士的念头,也从未敢想。所以,平时上课,此私塾先生,也偶尔讲讲人妖之事,以娱心情。
想来,私塾中孩童对这人妖志趣,也是喜欢的紧。平时上课吵乱不堪之境,现在个个都是竖耳倾听,生怕不小心漏掉。
“先生,这狐仙想必是好人了?”
一孩童听的是心花怒放,手舞足蹈,情不自禁的大声向老先生问了起来。
“天生万物,各命以名。狐名狐,正如人名人耳。呼狐为狐,正如呼人为人耳。我辈人类,好丑不一,恶善不定。狐亦如人类,良莠不齐,好坏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