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馆驿事件暂平,撤走的龙武军虞候马泰却急慌慌的跑去给殿帅高俅报信,6敬武给郑仕元带走非是小事。
闻报的高俅不由也阴沉下了脸,但说心里话,他也真是不敢得罪郑皇后,打了马泰就召来了心腹幕士王洛,“甫初,这遭6敬武怕是要扛罪了,你的移祸之计落空了,不想这郑廷石却是如此难以应付”
王洛,字甫初,高俅府内一门客,心计过人,颇受高俅赏识,他皱了下眉道:“大人,6敬武一粗鄙武夫,替罪不惜,大人只管将一切责任推在其身上,此次事件蔡太师也算阴狠,却将大人也算计了,他与那郑居中有隙,又借这次机会想一举灭了‘郑系’,不料凭空蹦出了安氏父子,以致功亏一篑,大人不若如此这般”
ps:周一了,请大家猛砸几票吧,冲冲榜,浮沉在这里感谢大家的支持。
谢谢!
这样一来郑仕元也多握权柄。
只是今日馆驿之事郑仕元也不无担忧,他踏入馆驿就看到那6敬武万分狼狈的给高宠以枪指在地上,心下也不无鄙视,这几日他更与郑皇后见过多面,啸风口内情也完全熟知,同样为‘妹夫’安贞父子建下的奇勋感觉光采,但是‘外甥’安敬不知轻重的这般处置此事,却是不好收场了,但事以至此,只有强撑下去了。
几名府卫护着郑仕元进来,他面色严整的扫了一眼全场,最后目注倒地的6敬武,哼声道:“6指挥使何以如此狼狈?啸风口畏战先逃,不顾娘娘之安危,如今又来诬陷忠良之士,郑廷石倒要与你去娘娘驾前讨个说法人来,带了6指挥使前往郡王府”言罢,他又望了眼厅前的安恭,“安文恭,你却大胆”
安敬上前几步,拱手为礼,“乐寿无职小吏安文恭见过郑府尹,亲军无凭无证拿人,文恭心下不服”
“不服便可拔刃对抗亲卫侍从?河间府自有法度,你却无视,人来,一并拿了安文恭,且听娘娘落”
第十章郑廷石(求推荐票、收藏)
“文恭,你太儿戏了,可知那6敬武是高太尉的心腹用将?嘨风口一事也不光是牵扯了高太尉一人,便是郑枢密也有干系呀”在前往郡王府的路上,郑仕元与并马而行的安晖低声吐出了他心中的担忧之处。
事实上郑居中很是嫉妒郑仕元,尤其担心郑仕元日后越了自已,说起来二郑之间八杆子也打不着,不论是郑居中,还是郑仕元,他们都与郑皇后不是什么真亲戚,把他们牵到一块的是利益关系,彼此都心知肚明,只是谁也不道破郑仕元这刻提到了郑居中,也是担心自已为周全安氏父子与郑居中的矛盾激化。
安敬心念电转,他可不似表面那么‘单纯’,对宋徽宗年间的事尤其精熟,史书上也无记载郑仕元其人,倒是郑居中是个名人,这人也是郑皇后做贵妃时攀附过来了,互为表里,各取所需这趟事件高太尉拉跑了郑居中,使得他在郑皇后面前极没面子,甚至愧见娘娘,万不得已,只得默认了高太尉找替罪羊的做法。
当然这也是给安敬下台阶,只听最后一句‘且听娘娘落’,众人就放心了,安氏父子救了娘娘,娘娘自不会罪他,亲卫龙武军这边无人说话了,最高指挥6敬武都要给人家带走了,那个马虞候自然不敢多放个屁。
要知道郑仕元的身份就是当今‘国舅’,只是未入朝为官罢了,在别人看来,那还不是迟早的事吗?谁又敢得罪于他?河间府几个亲卫上来就把高宠枪下的6敬武提了起来,那6敬武惊魂甫定,嚷道:“郑大人”
“你休多言”郑仕元有娘娘撑着腰,自不把这侍卫马军的都指挥使放在眼里,便是高俅在此他也不惧,要知娘娘已经恨透了那无能的腌臜太尉,自已当然要摆明了态度,“安氏父子未赏,你却诬陷他二人,不知是何居心?娘娘面前自有你说话时候,带走”最后又指了指高宠,“你这莽汉也大胆,一并押了走。”
就这样,一场风波就给郑仕元三言五语的化解了,还让他把一干惹祸的‘主角’统统带到了郡王府去。
安敬自不担心,这次来河间也不止一次见过郑仕元了,虽没怎么说过话,但郑仕元也流露了对自已的赞赏,从他此时神情不难看出,他也是要与高太尉对着干的,眼下不撕破脸也要把高俅的心腹6敬武先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