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夺宋 > 第64章

第64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太学院现分内舍与上舍,各有各的学课,试考时题目亦不同,不过象大经、兼经这些肯定是要试的。

今年上舍学生都埋头造诗作词,当今圣上文采风流,有诗才的他却不会放过,必然‘量才用之’,赵佶登基时,大赦天下,他更下旨召回元佑八年被贬出京师赫赫大名的苏子瞻(苏轼)以准重用,奈何苏子瞻于归京途中逝去,享年六十有六;赵佶亦叹,去岁苏轼之弟苏辙也逝去,至此历史上‘三苏’全成了古人。

都是文采风流之士,赵佶也极欣赏苏子瞻,不过朝中党争激烈,欣赏归欣赏,却不会误了他自已的大事,直至自已坐了天下,他才有了与神交已久的苏子瞻亲近的机会,只是天公不做美,让老苏先登极乐了。

而赵佶宠信蔡京也非无因,蔡京也是文采风流之士,书法堪称一绝,并列苏、黄、米、蔡,赵佶独创的瘦金体在这时期更是大宋书法的‘国体’,文人士子莫不效仿,皆以书出一笔瘦金体字而引以为傲

“哈伯英兄,你也非是粗墨不通诗韵,这一诗确实不错,不亏是武舍姣姣者,论文却不输人。”

安敬也是叹口气,“祭酒大人既是国学尊长,亦当为朝廷取士献计献策,学生早闻祭酒大人秉性忠正,不畏强权,弹污谏腐,实有当年包龙图之风范,如今取士只试诗赋等科有失偏颇,于国朝不利焉。”

6蕴一震,但还是蹙了眉锋,良久方道:“小衙内胸中实有丘壑,但须收敛锋芒,这些政事不言也罢,还是谈谈衙内你准备入哪舍仰或国子学?”言下之意是咱们讨论这些有用吗?还是谈你来此的目的吧。

安敬也看出6蕴在韬光养晦了,不便再说什么了,不然就显得自已愤青了,“但凭祭酒大人安排便是。”

ps:求推票!

第七十三章惊闻芳踪(求推荐票)

“与会之你并论却差一大截,你莫笑我,倒是闻听得由军中传出一词颇为有名,却不知是谁人所做?”

说话的两个人正是前些日子在仕贤酒肆楼上有过一面之缘的秦桧等人,安敬正把书籍等物归入住所后在太学院里闲逛,不想在此又与这几个人照了面,关于军中传出的那词不少人知晓是啸风口事件后才有的,虽在京师不许闲议此事,但私下里不少学生们都被那词所震撼,正是安敬剽窃‘岳爷爷’的满江红。

好似无人知晓那词何名,但当时在河间府传开时就有说法,都知晓是那位安衙内所作,高莺美也欣赏这词,更替安敬录入册中,她还问了安敬这词定何名,安敬当时就说‘满江红’,岳爷爷的传世之作,名是不能乱改的,虽然现在岳飞才十岁(11o3年出生),自已更应替他把这名句的精髓完整的再世传颂。

秦桧等人似未看到由树行间走出来的安敬,他这里笑道:“此词确是上佳,励志坚心,闻者皆热血沸腾,前些时我却听内舍一个叫高英的学生说起过,此词名为:满江红,便是那乐寿安衙内所作,确也豪气。”

“呃,是他那厮恁的歹毒,在仕贤楼上居然能把高衙内骂晕了,能做出这等好词也不枉一张利嘴。”

政和三年十一月,三日,安敬正式进了太学上舍,在国子监这一块还是6蕴说了算的,那日与安敬谈了一番话,他便觉得这个小衙内是有些抱负的,奈何满朝权宦,圣上又无用人之明,大宋真的要没落了?

6蕴心里想这些,却也不敢说出来,可惜自已位卑言微,无力改变现状,事实上他也曾上疏言及取士科目诸事,但疏奏却如泥牛如海,没了一点音信,相公们定然不屑一顾,总之心力是尽了,心下少些遗憾。

安敬当日随着一名国子监‘知杂案’的‘胥佐’办理了入学相关登记、造册,国子监内设三案,‘厨库案’(管太学钱粮、颁书籍、条册等)、‘学案’(管文、武学生的公私试、补试、上舍试、解试等升补、考选)、‘知杂案’(总领国子监一切杂务、入学造册等等),各案设有胥长、胥佐、贴书等吏员多人

后晌又去‘厨库案’领了一些上舍书籍,还被分派了住处,上舍学生都是要于今年参加礼试的,能不能获得殿试机会却看这趟礼试结果了,对于安敬来说礼不礼试都无所谓,他去殿试是钦点的,不礼试亦可。

不过走进太学院,确能感觉到浓浓的学院气氛,所见那些学生无不手里捧着一册书,摇头晃脑的酸。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