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说服
郑克爽立刻趁热打铁,继续说道:“那日小皇帝批完奏折,和我说起关于天地会之事。他有几句话,让我转告与你。他说,他做了大清的皇帝,虽然比不上尧舜禹汤,但是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爱惜百姓,励精图治,绝不会让百姓过苦日子。明朝的那些皇帝中,又有哪一个比他当皇帝当得更用心的?在我看来,现在三藩已平,边疆安定,天下太平,百姓们都安居乐业,这样不是很好么?天地会定要反清复明,难道百姓们在朱姓皇帝的统治下,日子真的比现在会好么?南,我年轻识浅,也不知道他这些话,究竟对是不对。”
陈近南闻言,又想起了明代各朝皇帝,自开国的明太祖直至末代的崇祯无一不是残忍暴虐,抑或是糊涂昏庸,又有哪一个能及得上康熙?
他不愿昧着良心说话,然而却又不甘心就此放弃致力一生的反清复明事业,当下认真地想了想道:“话虽如此,可是鞑子强占了我汉人江山,还强迫所有百姓稚头结辫,改着蛮夷服饰,这口气如何咽得下去?因此,就算不复明,清也是一定要反的。”
郑克爽见他依旧执迷不悟,不由得叹了一口气道:“就为了出这口气,就要搅得战乱四起,天下苍生都不得安宁,人人没有太平日子过,你觉得这样做,真的值得么?老百姓才不管到底是鞑子还是汉人做皇帝,他们只要有衣穿,有饭吃,能过上安逸日子就满足了。既然小皇帝能做到这一点,咱们何苦定要掀起战乱,让百姓再度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再说了,无论是鞑子还是汉人,终归都是中国人,你说,是也不是?而且小皇帝也说了,无论满人汉人,在他眼里都是他的子民,他都会一视同仁。这样千古难遇的好皇帝,你若真杀了他,换了下一个皇帝,难道真的会比他更强?”
他这番话说得在情在理,就连陈近南也无法反驳,然而,反清复明一直是他的终身目标,自非一时之间所能放下,当下只得闭上眼睛沉默不语。
想到这里,郑克爽又将陈近南的手握紧了些,然后低头看着他的眼睛道:“南,你还在生我的气,因为我不肯让你去刺杀小皇帝?”
陈近南没有开口,只是转过眼睛瞟了郑克爽一眼,目光中露出责备的神情。
郑克爽早就猜到他会有如此反应,因此也不骄不躁,只是心平气和地继续说道:“那你可以不可以告诉我,为何你定要刺杀于他?难道就为了你所谓的反清复明的大业不成?”
听了他这句话,陈近南漆黑的眸子中终于露出些许激动的神色,忍不住开口道:“当然!你明知道,我一生都致力于反清复明大业,就算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你为何不肯成全我,定要让我终身抱憾?”
被陈近南这样咄咄逼人地质问,郑克爽反而更加冷静,当下淡淡问道:“那你为何定要反清复明?”
郑克爽见他如此反应,知道他多少有些为自己说动,于是住口不言,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他。
陈近南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徐徐开口道:“二公子,我现在心里乱得很,你先出去一下,让我一个人静一静,好好地想上一想,可好?”
郑克爽闻言,知道他终于肯认真考虑放弃反清复明之事,心中略微放宽了些,于是点了点头走出房间去。
陈近南看着他离去,眼中露出深思之色。
作者有话要说:注:因为剧情需要,不得不用了金老原著中几句原文,不过已经稍做修改(唉,金老的原文真是字字珠玑,被偶一改,就变成了字字垃圾,泪奔……),希望各位亲们予以理解,上个飞吻~~~~
陈近南闻言,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郑克爽,似乎有点不敢相信他竟然会问出这样一句话来,半晌才道:“鞑子强占我汉人的大好河山,但凡有些血性的男儿,都不会甘心为鞑子所统治,自然会将反清复明视为终身之大业!”
早就料到他会这么回答,郑克爽淡淡一笑道:“南,既然你说了你的想法,那我也将我这些天在宫中的所见所闻,以及我的想法告诉你。你也许还不知道,最近一段时间台湾都有台风为患,百姓们房屋倒塌,不少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灾情十分严重。小皇帝一得了这个消息,即刻便下旨让宫里裁减宫女太监,各宫娘娘减衣减膳,以便省出银两来救济灾民。为了这事,小皇帝忧心忡忡,终日不得安寝。小皇帝不过才刚收了台湾几日,就肯为台湾百姓做到这种程度,换了明朝的那些皇帝,他们可能做到?”
陈近南闻言,眸光闪动,半晌方道:“或许他只是为了收买人心,而不得不做做表面工夫。”
“是么?”郑克爽挑起眉峰,毫不客气地反问:“那么,明朝的皇帝们,有几个跟康熙一样,肯用心去做这个表面工夫的?”
陈近南顿时语塞,只因他想不起明朝有什么真正爱民如子的好皇帝,一个也想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