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你举荐的人,是温县司马家的二公子司马懿?”陈群问。
赵彦点头,语气坚定:“此人聪亮明允,刚断英特,绝对是难得的人才。”
陈群圆圆的胖脸上浮起狐疑的神色。他停住手中的毛笔,努力从脑子里搜寻这个略显陌生的名字。司空府西曹掾负责为曹操选拔各类人才,赵彦这次出行,打的就是寻访人才的旗号。所以他一回来,先跑到西曹掾来汇报。
“彦威,你这次出去一共只有五六天时间吧?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对这个人有多少了解?”
赵彦双臂撑在案前,身体前倾,神情极为严肃:“我虽在温县时间不长,可这一双眼睛绝不会看错。而且不光是我,获嘉的杨俊、清河的崔琰,都对他评价极高。”杨俊是司空府认可的人材,而崔琰也素有声望,两个人都可称得上是名士。陈群听到他们的名字,表情缓和了一些。在这个时代,往往名士的推荐才是最为可靠的晋身之阶。
那些雒阳来的老东西们,打不得,骂不得,整天还玩各种小心眼。就好像是这风,根本撼不动旗幡,可总是不停吹来吹去。韩诗怎么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嘿嘿。”
徐干从容笑道:“那些人平日里专好辞赋散论,学生也偶与他们唱和,投其所好,已是略有薄名。满大人以霸道镇之,学生以攻心化之,两者殊途同归,都可保得许都一方平安。”
这番话颇有嘲讽之嫌,满宠的蛇皮脸纹丝未动,郭嘉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亦不说破。
徐干在军师祭酒的掾属时,以文名见长,那封质问袁绍的诏书,就是出自他的手笔。连孔融、赵温等人都对徐干的文采啧啧称赞,对他的态度格外不同。郭嘉指派他来接替满宠,正是出于这个考虑。
不过郭嘉很清楚,在徐干“清玄体道”的文风掩盖下的,是他的勃勃野心。郭嘉挺喜欢这种有野心的人,尤其是有野心的文人。一支蘸了毒墨的毛笔,有时候比蛇牙更有效。
司马懿至少有两点符合陈群的要求:一、出身于世家大族,门第颇高;二、不是颍川出身。这是陈群自己偷偷制订的用人原则,用来制衡郭嘉这种门第不高的颍川寒士。
又一阵风吹过,旗杆上的旌旗猎猎飞舞。郭嘉扫视两人道:“我现在有一件事要交给你们做。这将是伯宁在许都的最后一件任务,也是你徐伟长的第一件任务。”
徐干抢先抱拳应道:“满大人经验丰富,有他指导,必无疏虞。”
郭嘉岂听不出他的弦外之意,答道:“我马上要北上官渡,伯宁也行将南下汝南。所以这次就以伟长主之,伯宁辅之。伯宁你觉得呢?”
“一切听从祭酒安排。”满宠耷拉着眼皮,一副古井不波的木然神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