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这家混堂男左女右,左边是男澡堂,右边是女澡堂,最前边又有一个共同的入口,入口上方挂着“百泉混堂”四个大字,于是出出入入的军官和德州城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们,每天都能看到一个穿羊皮袄、戴狗皮帽,两撇八字胡儿,手拿大算盘,点头哈腰笑容可掬的男人站在柜台后面。
这人自然就是夏浔夏老板了。
第319章百泉情报站
夏浔发现,原来开澡堂子也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比如采购柴禾、毛巾、洗浴用品,安排人收款、烧水、搓澡,杂七杂八,好多事情,好在原来那个掌柜的原班人马都被夏浔留用了,一切依然照旧,基本不需要他太操心。
只是因为德州突然拥进大批军队,洗澡的男人骤增,所以夏浔新雇了几条大汉,扩大了搓澡师傅的队伍。这让搓澡师傅老贾很不开心,老贾是百泉混堂的老人了,两口子都是这儿技术高超的搓澡师傅,搓澡、敲背、修脚、拔罐、刮痧,样样手艺都让人竖大拇哥儿,两口子在男女混堂,基本等同于领班一样的人物。
直接逃回江南的兵也有,但是并不多,一旦被人抓到,逃兵是要砍头的,大部分败兵离开北平之后,是奔着德州来的。他们缺衣少粮,冤气冲天,这一路上吃住自然是不肯花钱的,给朝廷打仗,难道还要他们自己掏钱不成?皇上也没有差饿兵的道理,所以这一路上的客栈、饭馆、甚至民居也就倒了霉。
不过等他们到了德州,就又开始守起了规矩,毕竟是曹国公李景隆的中军大营所在地,在这儿,还是少有人干犯军纪的,再说德州一直就是明朝的军事重镇,这里的军事物资储量非常丰厚,一俟进了德州,他们还是有吃有穿的。
只不过这五十万人来自不同的地区,抽调自不同的军队,一路逃下来时编制更是混乱不堪,乱哄哄的兵找不着将、将找不到兵的现象十分严重。
痛定思痛的李景隆终于开始下功夫了,一连几天,舍了自己爱妾独守空闺,他则全身戎装,整顿军伍,过了几天之后,陆续赶回德州的兵已经不多了,这时改编、整编,点检三军,出师时五十万大军,如今只余四十万左右,伤病残的士兵又占了几万,李景隆又悔又怕,迟迟不敢将军情上报,不知道皇帝如果知道了他如此惨败,该要如何惩治于他。
德州城里有一处混堂(澡堂),月初的时候刚刚换了掌柜,叫一个姓夏的人给盘了下来,原来的混堂掌柜姓周,如今却是夏掌柜了。
近来因为老婆肚子大了,不得不回家歇养,老贾少了一半的收入,本来指望着客人多了,多使使力气赚点家用,谁晓得掌柜的又多雇了几个人回来,这些新人看着五大三粗,搓起澡来笨手笨脚的不说,人一多还抢了他的生意。
不过他也只能发发牢骚,毕竟人家才是掌柜的。尤其是这个新掌柜的挺好说话,他介绍小姨子来混堂找点活干,夏掌柜的很痛快地就答应了,以前是掌柜的自己收钱,现在把这个轻松活儿交给了他的小姨子,老贾觉得这是掌柜的卖他面子,在其他搓澡师傅和自己婆娘面前很是扬眉吐气了一番。
不过才过了几天,老贾就觉着不大对劲儿了,他觉得掌柜的留他小姨子做事,未必就是冲着他的面子,他发觉掌柜的对自己小姨子特别好,未语先笑的总是特别客气。他那小姨子叫苏欣晨,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姑娘,花帕包头、荆钗布裙的看着有点土气,仔细瞅瞅,其实蛮耐看的。
后来一打听,这夏掌柜的三十好几了,还没娶婆娘呢,老贾更担心了,私下里提醒过几次小姨子,叫她别给姓夏的好脸色,离他远一点儿,小姑娘也不听他的,还挺喜欢跟夏掌柜的粘乎,每当老贾在澡堂子里甩开膀子在那些大兵身上泥浪滚滚的时候,隐隐听到前厅传来小姨子银铃般的笑声他就特别的闹心。
这位夏掌柜自然就是夏浔。
先期赶到德州的部下们给他拟定了两个可供选择的职业:药店、妓馆。
这两个地方一个与伤兵打交道最多,一个与不是伤兵的兵打交道最多,都可以得到大量的有用情报,但是都被夏浔否决了。药店专业性太强,一个不懂药理的药店掌柜,太惹人生疑了。而妓院,纵然那些妓女都是迫于生计,自愿卖身,他也不愿意去当大茶壶的头儿,总有点伤天害理的感觉。
他自己找了个职业:混堂。
能想起这儿来,是因为他第一次去北平,就是在德州这儿的混堂被谢雨霏摆了一道,险些被一群愤怒的女人群殴。澡堂子也是军人们常去的地方,而且还得是手里有几个小钱的官儿不大不小的军人,所以夏浔一锤定音,他的手下便在这里打了几次架、斗了几次殴,又使足了本钱,终于让那周老板痛痛快快地把混堂盘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