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死囚漫步”还没有开始放映,点映还在酝酿之中,新闻话题性就已经层出不穷了,相对而言,在amc院线隆重展开点映的“十二只猴子”就显得有些冷清了,虽然环球影业也邀请了许多记者,而且得益于雨果和布拉德的对决,几乎每家媒体都会派出记者前往采访;但问题就在于:现场的记者居然比影迷还多,这……
第1353章狂潮涌入
六点半,地标院线就开始放人了,由于没有考虑到“死囚漫步”的如此盛况,梦工厂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并没有举行预售——预售基本上是暑期档商业大片的特例,所以地标院线必须提前让观众入场,购买电影票,这样才能保证七点的正式放映。
呼啦啦,门口的汹涌人潮就一股脑地往电影院内部涌去,就好像打开了闸门的水坝,万马奔腾之势让整个电影院都开始震动起来。
作为艺术院线,地标院线的规模本来就不大,平均下来每间电影院里也就只有六、七个屏幕而已,整个空间都相对而言比较狭窄。可即使如此,平时地标院线的空间也显得十分空旷,要知道,在北美,除了地标院线之外,其他艺术院线几乎全部都经营不善,不是政府就是电影协会赞助经营维持着。
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科林把指令下达了之后,几乎就要吐血了,决定了报道,其实受伤的也还是科林自己:这也意味着过去几个月他所有的谋划都只是一个笑话而已,多么可怜,多么可笑,多么可悲!
“嘿,看,那不是‘纽约邮报’的特拉维斯吗?我记得他还是在‘纽约邮报’吧?”旁边有记者在人群之中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立刻扬声说到。
詹姆斯顺着方向望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一个四人团队,领头的赫然就是“纽约邮报”的新晋记者特拉维斯,不过这名记者只能算是刚刚脱离菜鸟行列而已,没有什么名气,甚至就连姓氏都没有人了解。只能说,“纽约邮报”内部现在愿意报道雨果新闻的记者已经没有多少了,因为他们都知道在同僚面前有多么丢脸。
不过“纽约邮报”还是十分重视“死囚漫步”的,四人团队算是现场采访的奢侈配置,采访记者和照相记者各两名,就是为了保证能够记录下现场的各个细节,显然是打算进行专题报道的节奏。
但是今天,地标院线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整个现场却好像洪水倾泻一般,无数的人群蜂拥进入电影院,将电影院的售票大厅挤得水泄不通,即使每个队伍都规规矩矩地进行排队,但入眼满满当当的人潮还是十分骇人,充满耳朵的兴奋议论声更是让十二月的天气呈现出一派盛夏的躁动和雀跃。
如此场景让做好心理准备的售票员们还是吓了一大跳,这对于地标院线来说可是前所未有的景象!
约修亚第一时间就进入了电影院,在售票员开口说话之前,他就急切地说出口,“‘死囚漫步’,第一场的票,一张。”等电影票到手之后,约修亚直接就在原地亢奋的上蹿下跳,招呼着昨晚一起通宵的伙伴们去旁边购买爆米花,准备直接入场观看电影。
“呦,伙计!”詹姆斯身边一个来自“橘子郡纪事报”的记者扬声喊到,让门口的影迷们和其他记者同行都看了过来,在骚乱之中显得有些另类,“‘纽约邮报’也来报道啊?不要找错路了,大门口在右手边。”
这话一出,一片记者都哄笑起来,他们都是了解所谓封杀同盟的,自然也知道“纽约邮报”今天抵达现场的举动意味着什么,这一个耳光摔得真是响亮,啪啪作响。那特拉维斯的脸皮还是不够厚,刹那间脸颊一红,窘迫地就想要钻到地缝里,四周看了看,然后就带着团队朝入口处方向埋头前进,只希望能够成为鸵鸟。
影迷们就不太了解这些内幕了,由于封杀同盟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也没有掀起任何波澜,所以也没有人给予关注,但他们大部分人都知道“纽约邮报”和雨果不对付,于是大家就纷纷开始起哄起来,喝倒彩、嘘声混杂在一起铺天盖地,让特拉斯维那一行四个人就犹如过街老鼠一般,接受现场超过五百人的审判。
个中滋味,只有自己能够品味。
无冕之王们总是将公众人物当做消费品,但是娱乐至上的背后也就意味着,总有一天,无冕之王也将会成为人们的消费品,先是“邦德先生”,现在又是“纽约邮报”的记者们,这到底应该是说新闻产业的进步呢,还是说新闻产业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