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放大招了
朱元璋和徐达四目相对,而后也朝角落里的文原吉看去。
文原吉顿时慌张起来,忙是战术性的打了个喷嚏,而后迅速地以长袖覆面,支支吾吾地道:“嗯……哈……是的吧。”
邓千秋接着道:“由此可见,想要让仁义道德畅行天下,其首要的是明晰经济之道,梳理商品与货币的关系,利用他们,来使天下富庶,只有如此,这尧舜之治所说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也就不远了。否则……若是细细去看历朝历代的得失,自先秦开始,这天下的王朝,有几个有三百年的国运?无论儒学再如何昌明,最终不也都最终陷入了天下崩坏的境地吗?这元末的乱世,殷鉴不远,想来这里的许多人,都曾经有过经历,难道那个时候,这天下儒学的大家还少吗?可最终呢……最终却是天下陷入烽火,百姓颠沛流离,四处都是杀戮……可见,你方才撕所说的风气之论,简直就是笑话。”
“不求实际,而只重清议空谈,必有祸殃。越是如此,就越要重视经济民生,这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之道。”
朱元璋听到此,心头一震。
文原吉:“……”
他开始将毛笔,换到了自己的左手上,他浸淫行书三十年,写的一手好字,即便是左手行书,也能行云流水。
当然……主要是……他开始觉得不对劲,还是用左手写为妙,到时可别让人看出这记录的书稿,是他文原吉的字迹。
嘿嘿嘿……
老夫真的太聪明了。
此前问话的读书人倒是不服气了,大呼道:“这是妖言惑众,照你这样说,岂不是已悖离了孔圣人的立论?”
邓千秋看这读书人器宇轩昂的模样,不由得有了几分好奇,于是道:“你叫什么名字?”
“宋璲!”
没听说过。
可已有读书人开始侧目了。
这时听邓千秋道:“文原吉先生,伱说是不是?”
方才还在暗暗偷笑,却突然点到了名字的文原吉,猛地打了个哆嗦,发现很多人正朝他看来。
“……”
来此的读书人纷纷议论起来:“这是文先生……莫非是那一位,曾著有《昭鉴录》的文原吉?”
商人们则想:“文原吉是哪个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