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中榜
朱元璋神色淡淡,只道:“从长再议吧。”
朱元璋对朱振的话,的确有些不以为然,他发现,做了天子之后,这天下的纷争,甚至不亚于当初争夺天下时的混战。
该死,邓千秋所说的成才,竟是这个!莫非是要拿那富商的孙儿最大的短板,去和应天府的读书人一较长短?
考砸了,岂不是教读书人所笑?到了那时,莫说两万两了,两千两都没人来读。
最可恶的是,这家伙……居然没和朕商量。
压住心头的火气,朱元璋依旧面如止水,仿佛他与沈志业之间,毫不相干。
这就更令人狐疑起来了。
科举,就该是圣人门生的事!而这富商的身份,本就让人鄙夷,再加上又和离经叛道的邓千秋鬼混。虽然知道此子必然不可能考中,可单单这样的身份,就足以让大家害怕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将来……还会有许多这样的人出现。
若如此,那还像什么话?
大家之所以紧张,根本的缘故就在于,邓千秋和陛下关系很近,而且还牵涉到了皇子们,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可能是陛下为了平衡读书人,而故意为之。
倘若如此,甚至这就可以视为打击读书人的某种讯号。
庙堂中的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毕竟这里时时刻刻都决定万千人的生死荣辱,任何一种微妙的变化,都可能是某个巨大措施的预演。
不过陛下这般说,朱振便忙道:“陛下,不过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罢了,实在不值一提。只是臣以为……此番院试,实在有太多疏漏。”
朱元璋沉眉道:“疏漏?”
朱振便道:“今年的院试,无需其他的考核,只需要有官员或者是有功名者保荐,即可参考。这就难免会有某些好事之徒,尤其是某些家境殷实的富商,托人送子弟参考。若是如此,岂不使这抡才大典,成了笑话?”
朱元璋不以为意地道:“他们要考,考就是了。”
朱振却是正色道:“陛下,臣以为不然。抡才大典,关系国本,非同寻常,这是天下人都瞩目的事,怎可教一些粗鄙之辈,混迹其中?臣以为,还需加强院试之前,县试与府试的门槛。如此……方可免使这科举为天下人所笑。”
毕竟……这朱重八,太能折腾了。
不过令人放心的是,朱元璋居然脸色虽平静,却明显迟钝了一下。
于是有人心里嘀咕:莫非这不是陛下示意的?
此时,只见朱元璋道:“嗯,沈志业……朕没听说过此人,此人有什么名堂吗?”
朱元璋口里这样说着,心里却是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