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庙堂之争
朱元璋目光逡巡着百官,他的脸色这几日都没有好。
一个从乞丐和沙弥,渐渐成长为天子的开国皇帝,其实早就将一切的人性看透了。
似乎,胡惟庸一桩钦案,并没有引起他过度的震惊。
若说真有震撼,可能就是,他无法理解,为何胡惟庸和某些党羽,竟会这样的愚蠢,居然妄图,认为只是拉帮结派,就可操控天下,甚至……夺取江山。
这令朱元璋有一种,整个大明庙堂竟是个草台班子的错觉。
城门的守卫,正待要盘查,前头的骑士,已是取了一块腰牌出来。
对方一看是春和宫千户所的腰牌,顿时肃然起敬。
这一些时日,人们隐隐的开始对千户所有了敬畏之心。
当即,城门的守卫放心,这一队人马,则继续进入京城深处。
…………
此时,朱元璋的眼睛落在了李善长身上,微笑道:“今日召李卿来,李卿可知所为何事?”
众臣看向李善长,李善长从开国之前,几乎就是朱元璋身边最重要的辅臣,位高权重,在朱元璋成为吴王到开国成为皇帝的过程之中,李善长掌管了一切的刑狱和政务,门生故吏可谓是遍布天下。
而这胡惟庸,本就是被李善长所提拔,若没有李善长,也断不会有身居右丞相高位的胡惟庸。
李善长拜倒在地,道:“陛下,朝野内外,闹出这样的动静,臣虽老迈,却并未聋哑,已经知道了实情。情陛下治罪!”
朱元璋召百官觐见。
其中囊括了致仕在家的李善长。
近来京城中的气氛,有些窒息,所有人变得敏感起来。
哪怕是汪广洋和刘基,也感觉到了山雨欲来,即便胡惟庸倒台,却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高兴和兴奋。
百官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