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朝会
按大清律,圣旨拟定之后,需由军机处颁行天下。此时的军机处,仅有五名军机大臣,分别是匡源、杜翰、焦佑瀛、穆荫、文祥五位。其中除了文祥因为亲近恭亲王,所以被冷落之外,其余的四位都是赞镶政务八大臣中的成员。
此刻文祥还在北京,所以所谓的军机处,实际上就是由赞镶政务八大臣控制的机构罢了。
这些人接到两宫太后转过来的圣旨,他们岂肯颁布?
于是乎,八大臣又找了其他的军机章京拟旨。新圣旨由吴兆麟拟定,肃顺口述,可是这位吴大人既不敢得罪八大臣,也不敢触怒两宫太后,所以最后由他拟定的圣旨是不软不硬,净是些没有营养的话。
载垣、端华等人让他修改了几次,语气总是不能达标,最后一怒之下,还是决定让焦佑瀛来起草圣旨。焦佑瀛原本就是军机章京出身,后来当了军机大臣,最后受了顾命。这起草圣旨的活计,是焦佑瀛的老本行。
朝堂之上,‘混’‘乱’不堪,一些人逐渐叫骂起来。眼看着局势就要向更严重的方向演变,却听坐在龙椅上的小皇帝竟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李明峰自然不会参与大臣之间的群架,他正好趁机偷眼去瞧殿上的皇帝和太后,这一瞧,李明峰差点没笑了出来。原来小皇帝竟然被吓‘尿’了‘裤’子,朝服都被‘弄’湿了。
皇帝这一哭一闹,殿下群臣都停了手,最后两宫太后气的拉起小皇帝下了殿。
皇帝和太后连声招呼都没打,太监也急了,连忙高唱:“退朝!”
看到董元醇被打的鼻青脸肿,群臣也解了恨,都各自散去。奕***暗中恼怒董元醇不识时务,也不理他,纷纷退去。
李明峰万没想到,他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朝会竟然是这么个结果。众人都走了,李明峰返回了住地。
所以,片刻之后,一道措辞异常严厉的圣旨就拟就了。所谓圣旨,就是皇帝的命令,所以这道圣旨也理所当然的是以皇帝的角度来写的。
垂帘听政,首先危害的就是八大臣的权力,所以身为辅政八大臣之一的焦佑瀛可不会给皇太后留一丝一毫的面子。开头第一句就写到“我朝圣圣相承,向无皇太后垂帘之理!”
随后又写到,“朕以冲龄,仰受皇考大行皇帝付托之重,御极之初,何敢更易祖宗旧制?”同时强调,“且皇考特派怡亲王载垣等赞襄政务,一切事件,应行降旨者,经该王大臣等缮拟进呈后,必经朕钤用图章始行颁发。”
另外,这道圣旨还写到“伏念皇考于七月十六日子时召载垣等八人,令其尽心辅弼,朕仰体圣心,自有深意,又何敢轻易增添?”
回到浦仁寺自己住的屋子,李明峰琢磨了一会,感觉局面十分恶劣,很可能发生大规模冲突。为了掌握主动,李明峰唤来心腹亲兵,写了封信,叮嘱了几句之后就派了出去。
没有人能想到,李明峰这个名声不显的人竟然也在做着自己的准备。
第二天,又发生了一件趣事。
按咸丰遗诏,圣旨需要用上‘御赏’与‘同道堂’两印才算生效,所以两宫太后就命军机章京拟旨,宣布要施行太后垂帘、亲王议政、八臣辅政的综合治国方略。
八大臣毕竟是咸丰指定的顾命大臣,两宫太后虽然憎恨他们,但是却也不敢轻动,所以这道圣旨只是削减了他们的权势,而并非是要将他们一次‘性’的打倒。